两人点了点头。
“从那个山谷到山洞之间的索桥已经拆掉了,即便你们可以跳过去,可那里常年挂着罡风,听说像刀子一样的锐利,你们到底是越过去的?”
“罡风是什么?”,二饼问道。
“那是先人的布置,就是防范你们这样外来人的,不过对你们来说,似乎并用处不大。”
两人心说:这还作用不大?差点丢了性命。
陶明义一边说一边将地上剩余的柴火抱起,放到了墙角。
“即便你们可以跳进山洞,但听说那里面有鬼怪,而且洞里的路错综复杂,别说是外人,就连我们都不敢走,我在外面务工是不假,但每天都是爬山回来,从没有走过山洞啊!”
荣嘉安笑道:“有鬼怪?哈哈哈,那些可不是什么鬼怪,是山魈!”
陶明义警觉地看向他们,重复道:“山魈?”
二饼便把两人的经历向他讲述了一遍,听的陶明义咋舌不断:
“你们,确定碰到的是……是白色山魈?”
荣嘉安回道:“这还能有假?二饼,给他看看。”
只见两人从包里取出临走时山魈头领送给他们的骨质挂链,递给了陶明义。
陶明义睁大了眼睛仔细端瞧,可不管他怎么看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这骨质项链是真的!
他向两人解释道:“那个白色的山魈,可是这里的山神啊!很多人都见到过,没想到和你们二人做了朋友,真是……真是,真是难得啊!”
他本想说是你们祖上积德,能跟山神做朋友,可直接说出来又好像不太礼貌,尤其那个留着寸头的,看起来就是个硬茬子,这才硬生生改了口。
荣嘉安笑道:“是啊,它们还是很善良的,只要心意相通,语言什么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几人又聊了一会,陶兰推门走了进来,拿了一个蒸屉放在了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有两壶酒,外加一些吃食。
陶明义热情的招待着两人:“来来!尝尝我们这里晒的肉干,都是自己做的,你们那里可吃不到啊。”
男人之间只要喝上了酒,感情自然而然就萌生了,之前的不愉快全都抛之脑后。
雪山里的白天非常短暂,没多久就黑了下来。
陶明义看着空荡荡的酒壶劝道:
“你们赶了一天的路,应该也累了,早点休息,等过两天我带你们下山”,说完就出了门。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开始炼气。
这陶明义出门后,并没有回家,而是迈着深深的雪径直走向另一处房子,刚一进门,里面便传出声音:
“这么晚才来啊,快点快点,就差你了。”
陶明义:“来了来了,这天可真够冷的。”
只见屋里支了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酒菜,两人应该是等了很久,见他刚一进门,就埋怨上了。
喝酒的两人也是陶家村的村民,一个叫陶三民,另一个叫陶老瓢。
陶明义说道:“喝个酒着什么急的,还没坐下就催上了。”
陶三民骂道:“艹蛋!来个生人瞧把你嘚瑟的,跟两个生瓜皮喝到这么晚,一天到晚在外面转悠,还没看够?”
陶明义没有理会,干了一杯烫酒,淡淡地说道:“之前和他们见过,没事絮叨絮叨,明天就送他们下山。”
陶三民嘴里咀嚼着什么,凑近了问道:“听说是从洞子里过来的?”
陶明义点头:“嗯,转了大半天,跳断崖的时候还差点送了命。”
陶三民:“没看出来,这俩生瓜皮挺有本事啊!别是拐子吧?到时候出点什么事,都得赖到咱们爷们头上。”
“不能吧,那两个小子看着年纪也不大,也就二十出头。”
陶老瓢搭话道:“凡事不……不能一概而论,你儿子也二十多了,连山都没出……过。”
这家伙说话有些磕巴,陶明义听了黑脸骂道:
“屁话!啥事让你一说就活不了了,我就不信屁大的孩子还能淹了我,灌你的马尿吧!”
陶三民一边嚼着肉一边问道:“俩人身手怎么样,咱们按不住他?”
陶明义瞥了他一眼:“啥意思?”
陶三民坏笑道:“到了这里可就是咱们的地盘了,就算是要走,也得留下点什么吧……”
陶明义没有说话,夹了一个花生豆放在嘴里使劲地嚼着。
见他没有说话,三民又冷笑:
“你可别忘了,谁帮着你上的这条船,要是这俩人活着出去的事让山里的人知道了……哼哼!你想想后果吧。”
陶老瓢只顾自己喝酒,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致:
“对啊!你……你就把他们留下得了,回头我……帮你把人收拾了。”
陶明义皱着眉头点起了烟袋锅子,吧嗒了两口问道:“你跟山里说了?”
三民回他:“说了,这不是你的意思吗?怎么着,灌了几口酒就心软了?”
“软个蛋,他们爱咋弄咋弄,我不管!”,说完就干了个满杯,喝完又问道:
“先不说这个了,过两天进山,你俩都准备好了没有?”
陶三民说道:“东西都备好了,车一套上就能出发”,随后他从兜里掏出了个木盒放在桌上。
老瓢咂着嘴问道:“这是啥?没事就……知道拍马屁,是不是什么好吃的,给……咱也尝尝啊!”
三民听完轻蔑地哼了一声:“吃?这东西听说只要沾上一点,命就没了,你敢吃就吃吧。”
陶明义:“咋地?你想用这个对付那俩生瓜皮。”
陶三民:“给他们?想得美,这可是龙堂主特意嘱咐我带给他的。”
陶明义:“他要这个干吗啊?”
陶三民:“我哪知道去,反正上了这条船就认命吧,天塌了有他给你顶着,怕啥?喝酒!”
陶老瓢放下喝干的酒杯,酒精使得他的结巴更严重了,只听他默默地说道:
“要,变……天喽~”
两人在陶家村住了两天,对这里的情况基本摸清了,虽然没有太多黑玉龙王参的线索,但有一件事还是值得庆幸的,那就是荣嘉安的伤势已经痊愈,做跑跳突翻这些动作,已经完全都不在话下了。
第三天,陶明义便安排了陶三民和陶老瓢送两人下山。
两人吃过饭后不免有些失落,想着这么就下山,多少有些不太甘心。
荣嘉安嘱咐二饼,一定留意把路线记住,等他们走了,在一起回来进山继续找人参。
很快,便有人在门口喊他们,出来一看,门口站着的却是两个不认识的人。
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荣嘉安这才知道原来这是陶明义的安排。
陶兰从厨房里拿了一包干粮塞到了两人手里,说山远路滑,让他们在路上多吃一些。
简单收拾了一番,四人便朝着山里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