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几年见到的时候完全不同,这次马胜利意气风发,在跟何平说话时,语气都有些居高临下,不知道的以为他是何平的领导。
看来这人啊,确实不能捧的太高,要不然真飘。
何平对马胜利的态度不以为意,像他们这种被政|府和媒体捧为改革典型的人很难不被鲜花和掌声迷惑,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几年之间就跌落神坛。
4月21日,举行了对这些企业家的颁奖仪式。
何平受宠若惊的跟首长们握了手,首长笑呵呵问道:“听说你们股份制企业搞的不错,现在国家也在南山等地试点,以后要让体改委的同志们到你们那里去多取取经。”
“我们都是响应中央的号召,摸着石头过河,侥幸取得了一点成绩。”何平小心翼翼的说道。
“小何不要自谦,你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央对于你们的发展模式寄予了厚望,也希望你们能够发展的更好。”
首长鼓励了两句之后走了过去,和其他企业家握手。
在集体照相的时候,首长突然问身边的马胜利。
“马承包,你包了多少?”
已经有了“马承包”之名的马胜利意气风发道:“36个。”
首长又问:“包字是不是那么灵?”
马胜利用笃定的语气道:“包和不包大不一样,包了就是有效果。”
首长再问:“你不是还有36计吗?”
“是。”
“包为上策,包为上策。”
国家现在还是把希望寄托于国有企业承包制度,这几乎被当成了国企改革的灵丹妙药。
何平这个漏网之鱼之所以能够出现,完全是因为他取得的成绩实在太过于优异,甚至已经对身边的人形成了碾压之势。
管马胜利叫马承包,正是因为他这一年多来疯狂的承包国营企业,媒体才给他起了这么一个外号。
今年1月29日,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正式成立,马胜利步入了他人生当中最辉煌的时刻。
不过这个辉煌的时刻并没有维持太久。
眼前的马胜利只是在强颜欢笑。
他一年之内承包几十家造纸厂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一个月后,就从之江传出马胜利承包浦江造纸厂“失利”的新闻,承包百家造纸厂的计划很快便陷入了泥潭。两年之后,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宣告解散。
两代改革典型的经历几乎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