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知晓杨太傅自然是没有什么心思,便不再说话。
慕容映辰见两人安静下来,看着杨太傅突然进宫,疑问道:“太傅大人今日进宫,可是有何事要向朕禀报?”
杨太傅听得皇上问话,抬眼看了坐在上首的皇上,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神色不虞的太后,犹豫不已。
谁知他这个态度看的王太后很是不舒服,冷声讽刺道:“怎么着,太傅可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愿意让哀家知晓?”
杨太傅见太后冷声讽刺,皇上又无甚反应,便明白,皇上大约是不介意太后听见这些前朝的事的。
便向着皇上拱手一礼道:“老臣前日里命家奴在家中暖棚中试着种植了那个叫做番薯的东西,如今已经发了新芽,老臣想着既然能在温暖的地方发芽,待春日里便能生出新的番薯,臣再从番外寻一些长势好的番薯粥种子,来年育了新芽便能播种了。”
杨太傅的消息,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消息,慕容映辰神色露出欢喜道:“太傅大人辛苦,当记一大工。”
番薯能种出新芽,只要能结果,来年就能推广天下,五年之内便能让这大周的每个人都种上半亩番薯,那样就能减少很多饿死的人了。
想到这里,慕容映辰心中越发的欢喜,他看着杨太傅神色和蔼的道:“太傅是怎么能想出这个主意的,在暖棚里种植番薯。”
所谓暖棚,便是杨府的花房,以往都是冬日里培育花,令花开不败才建的,断是个富贵玩意,却用来种番薯,当真是个大手笔。
杨太傅听到皇上问话,不禁苦笑道:“都是老臣的孙女想的点子,她今年虽然不过十岁,却生的稀奇古怪,最是喜欢那些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所以她种花的时候便提出,要把番薯种在花房里,谁承想竟然有了新芽。”
慕容映辰听得稀奇,他本来以为是一个种植庄稼,颇有经验的老农,却不曾想只是一个孩子,想到这里,慕容映辰夸赞道:“太傅大人的孙女好教养。”
不愧是书香世家,连一个女孩都是这般聪明,想到这里,慕容映辰不禁想到已经入了梓宫的慎妃,读书也多,也算博闻,只是心思不在正道上而已,实在可惜。
听得皇上夸奖,杨太傅谦虚的拱手一礼道:“多谢皇上夸赞,只是老臣还有一事求皇上。”
慕容映辰见杨太傅还有事相求,心情也因着方才番薯发了新芽的事变的很好,便温和道:“太傅大人请说。”
杨太傅抬眼看了看坐在上首的皇上,又侧目看了看坐在一旁好似没有听他们两个说话,正在喝着茶水的王太后,不自在的闭了闭眼睛,获出口道:“臣想让臣的二孙女进宫侍奉皇上,还望皇上允准。”
只是杨太傅的话一说出了口,王太后差点就喷了茶水,就连皇上亦是愣在了当场。
王太后对杨太傅家中的子女也算有个了解,如今并无成年的女子,便疑问道:“哀家记得你家中嫡女,并无及笄的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