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你哭什么?”闹闹喃喃地问道,小嘴唇干的几乎快裂开了。
父亲见闹闹醒来,大喜过望,赶忙给她端了一碗水,劝她赶紧躺下,不要乱动。
“叫你调皮,你看,疼了吧。”父亲苦笑道,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爹爹,小哥哥为什么又受伤了啊?”闹闹看着一旁的少年又问道。
父亲看了眼闹闹,擦了擦眼睛,眼神里充满了慈爱,轻声道:“傻孩子,你小哥哥为了你,自己一个人去山上采草药了,险些掉进荆棘丛,要了性命,你可别再调皮了,再调皮爹爹都不知道该怎么救你了。”
闹闹似懂非懂,缓缓地点了点头,她看向了少年,只见少年充满擦伤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闹闹以为是少年在生自己的气,于是嘟着嘴巴奶声奶气地道歉道:“小哥哥,你别生气了,是闹闹不听话,闹闹以后再也不调皮了。等闹闹在梦里学会了耍剑,变得跟你一样了,再找你玩。”少年没有理会闹闹,他只是用余光瞥了一眼闹闹,然后暗自将心里的顽石放下......
父亲听了闹闹的话,倒是笑了出来。
“傻孩子,人怎么可能在梦里学剑呢?”父亲笑道。
“小哥哥说在梦里可以学剑,能学的像他一样好。”闹闹辩解道。
“傻孩子,你小哥哥是在开你玩笑呢。”父亲道。
“那闹闹学不会耍剑,不就不能跟小哥哥在一起玩了吗?”闹闹道,说到这里,不知为何,她只觉得心里一阵酸楚,当即哭了出来。
父亲见状忙安慰了起来。
“闹闹不哭啊,闹闹不哭。闹闹不能在梦里学剑,但是却可以做一个像梦一样的女孩子啊!”
“像梦一样的女孩子?”闹闹疑惑地抽泣道。
“对啊,等你长大了,美的像梦一样,那你就可以找你小哥哥玩了啊。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啊,无边丝雨细如愁。男人都喜欢梦一样的女孩子的。”父亲安慰道,说得闹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没读过什么书,只知道村里的秀才常常念道着这一句所以便记了下来。有一次他问过秀才,这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秀才嫌他粗鄙,懒得解释,便随随便便给了个说辞便打发了他,弄得他还以为这是在形容女孩子美貌如梦的诗句呢!
“那闹闹也要做梦一样的女孩子,这样小哥哥就会跟闹闹玩了!”闹闹开心地说着,父亲看着闹闹,脸上虽然开心,但是内心里却是忧心忡忡。
数月以后,父亲带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一个个都腰配宝剑,身着华服。他群人似乎就是父亲常去采药的那座山山顶上的人,那座石阶貌似就是直接通到他们家的。那群人来了以后,二话不说,带上少年就离开了闹闹家。闹闹看着少年被他们带走,没有说话,只觉得心里一阵空荡荡的,半天不是滋味,也许这就是不舍。
父亲安慰闹闹说,少年只是回到了应该属于他的世界,让闹闹不要伤心,若是有缘,将来一定还会见面的。闹闹听了爹爹的话以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可是就在少年被带走的第二天,闹闹的家就没了。官兵烧了他们的茅棚,抢了他们的钱财,爹爹为了保护闹闹,最后把闹闹藏在了门口的一口老井里,自己却被官兵的鞭子给活活抽死了。
闹闹躲在水井里,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她咬着自己的手臂,强忍着疼痛逼着自己不要哭出声来。时间在那一刻起就像是被上天特意拉长了一样,父亲和母亲的哀嚎如钻子一般,不断地窜进了她的耳朵,无论她怎么捂着,她都能听到,她越想哭她就咬得越用力,越用力她的手臂就越疼......
不知过了多久,官兵终于离开了他们的家,父亲和母亲的尸体就像是垃圾一样被官兵们扔进了老井里面。闹闹潜在井水里面,一动不动,她眼见着父亲和母亲被人扔了下来,然后飘在了自己的眼前,水冷得刺骨,但她却不为所动,她就像这水井里的第三具尸体一样,静静地沉在水底,纹丝未动。
待官兵完全走后,闹闹才敢浮出水面,嚎啕大哭了起来......
在那之后的十多天里,闹闹都没有离开过那口井,最后是一位剑客在路过时口渴去老井里打水时才发现了她。剑客发现闹闹时,闹闹已经瘦了一圈了,剑客不知道闹闹在这十多天内究竟是怎么活下来了,他只知道,打捞起来时,闹闹的衣服上还挂着一根爬着白蛆的大腿骨。
自那以后,闹闹就再也不怕死人和白骨了......
“小姐,小姐?”
一个粗犷的声音将女子的思绪缓缓地拉回了现实,瞬间往事如梦一般变得虚幻飘渺了起来。她闻声寻去,只见一个壮汉站在下面的那堆人群之中,抬着头对着自己低语。
“小姐,咱们该走了,他们捕刀会今晚就会在少阳门集会。”壮汉道。
女子缓缓起身,玉白的身躯缓缓地撑了撑懒腰,薄纱缓缓地从她的右肩卸下,露出显眼而又诱惑的锁骨,女子将薄纱穿回,不经意间手指碰到锁骨,微微停了下来。只见她指甲摸到的地方,一条盘蛇纹在了锁骨之上,而在盘蛇纹身之下,隐隐约约可见一道旧疤......
女子一个飞身翻下房梁,衣带翩翩如天仙下凡,惹得屋内一阵哗然。壮汉赶紧将女子接住,然后放下。
“小姐,我们该走了。”壮汉道。
女子缓缓整理好薄纱般的霓裳,轻声道:“鬼奴,不急,我们先去准备点儿东西。”说罢二人便一同离开了瓦肆。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瓦肆内,众人目送了这二人的离去后,很快便又恢复了先前的歌舞升平。一曲《凤求凰》悠然哀婉,绕梁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