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长安第三百八十八回劳其筋骨姚杳看着那密密麻麻整齐排布的号舍,阳光尽数被高耸的明远楼遮挡,低矮的东西号舍里几乎是见不到半点阳光的。
春日里阳光和暖,风也没有了凉意,可夜里还是有些冷的,尤其是这样经年累月不见天日的号舍,更是阴冷逼人。
想到这里,她挑了下眉:“大人当年下场科考,东西可备得齐全?”
韩长暮不意她有这么一问,愣了一下道:“当年是金玉帮我收拾的,自然是齐全的。”
姚杳抿嘴笑了:“那大人带的是什么干粮,什么被褥?”
韩长暮想了片刻,蓦地淡薄一笑:“是了,的确不够公平。”
并非所有的士子都出身寒门,苦读都是一样的,但寒门与豪门的底蕴是不同的,出身寒门的士子,或许要举全族之力的供养,才能苦读到春闱这一步,而豪门却不必如此艰难。
韩长暮走在巷道中,左右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
找到自己号舍的士子,有的准备齐全,甚至带了布帘子,钉在号舍的门洞上,夜里睡觉时放下来,可以挡风御寒。
也有士子带了弹好的棉花,只是入场的时候,这棉花也被兵卒划开仔细翻找过,但并不影响使用,夜里铺在简陋的木板上,躺上去好歹不硌人。
更有士子带了铜锅风炉,连燃的炭都是上好的兰花炭,点然后没有烟,更有淡淡的兰花香。
只是这炭也是被砸开检查过的,以免有夹带。
当然了,带了这些物品进来的士子到底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士子都只带了些冷硬的干粮,入场时被兵卒掰成细碎的小块儿,饿了便啃一口。
在贡院的这三日,水也要自备,有条件的士子煮开了喝,没条件的士子便喝冷的。
每三年一次的省试,有不少士子都因为喝多了生水,导致肠胃不适而腹泻,最后落榜。
在东侧号舍走了一圈儿,韩长暮跟着兵卒往西侧号舍走去。
姚杳微微皱眉,低声问:“大人,怎么没看到包骋,他该不会临阵逃脱跑了吧。”
韩长暮哼了一声:“他若敢临阵跑了,我倒佩服他,只怕他没胆子跑,却有胆子交张白卷丢国子监的人。”
姚杳轻笑,仔细一想,包骋还真有交白卷的潜质。
巡视完了东西两侧的数万号舍,下晌的阳光已经变得稀薄了,日头偏西,惨淡的斜入窗棂,火红的残阳在遥远的天际燃烧,用最后的光亮来抵御黑暗的侵蚀。
回到明远楼的三楼,姚杳松了口气:“看来这一届的士子们都很老实嘛。”
韩长暮脱掉红甲,挑眉笑问:“为什么会这样说?”
姚杳推开窗,隔窗相望:“方才走了这么一圈儿,并没有发现有人作弊啊。”
韩长暮笑了:“今日只是入场,明日才正式开考,考卷子时才会下发,此时说没有人作弊为时尚早。”
姚杳愣住了,万没有想到省试竟然是大半夜的开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大靖朝的官员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她干干笑了两声:“偷偷摸摸的考,也是,呵呵。”
韩长暮莞尔,指了一下胡床:“坐下说,用了暮食,歇一会儿,夜里,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暮色降临,明远楼上灯火通明,东西两侧的号舍里也渐次亮起了烛火。
贡院里给每间号舍提供两根空心蜡烛,但士子们也都自备了蜡烛,当然也都是空心的。
这种空心蜡烛只有半个拇指高,中间掏空,以防夹带,但是十分不经烧,两根蜡烛只够燃小半宿。
今日是入场,无需作答也就无需点蜡,但夜里下发了考卷后,这蜡烛便是必不可少的了,白日里号舍中阴暗无光,也需要点蜡。
每个士子都带了一大捆空心蜡烛,这也是前人的血泪教训。
据说数年前有个士子仗着自己眼睛好,没有带空心蜡烛备用,第二日贡院提供的蜡烛便用光了,整个号舍里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但也黑的看不清楚字迹。
那士子白天瞅夜里瞅,硬是将自己瞅的双眼发黑流泪,考卷还没答完,就被他的眼泪给洇透了。
不出意料的,他落榜了。
成了大靖朝的科举历史上头一个因为蜡烛没带够而落榜的士子。
没有人将涉及前程的事当做笑话,一笑置之,自从数年前那士子哭晕在榜下后,所有的士子都心照不宣的带足了蜡烛。
不怕用不完,只怕不够用。
贡院的饭食都是后厨统一做的,做饭的厨子也是内卫司的内卫兼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