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比赛结束了。
张怡敏找到杨子建时,发现他和马秋远站在一起谈笑风生,马秋远她是认识的,因为她也获得过三等奖几次,曾在一个奖台上领过奖,马秋远是南剑市历史上唯一出版过散文集的高中生,是她真正崇拜和仰望的存在,但这样的人,却和杨子建在一起勾肩搭背,哈哈大笑,好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三楼走廊边上,两个少年凭栏而望,意气纷飞,他们一个黑色西装革履,一个浅黄色夹克衫,但在气场上却相得益彰。
这是怎么回事?
张怡敏其实并不怎么崇拜杨子建,原因是他的作品太过“成年化”,而且都是在市级报刊发表,学生类期刊从没有发表过,非常偏门古怪。
对学生们来说,他们只会喜欢敬佩学生期刊的学生作品,他们很少看市级报刊,马秋远的作品给同学们的感觉就是,明明自己也能写,但就是写不出来——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才会引发崇拜。
而杨子建与同学们好像是两条平行线,他的作品,张怡敏根本不会写也不想写。
“去学生会校刊编辑部坐坐?no、no、no,那地方就一个办公室,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去校园四处逛逛,或者有空去你描写的林场看看。”杨子建婉拒马秋远的邀请。
他其实还有一个约会,有人在等他呢!
杨子建走到一中参赛学生的聚合点,和崔老师道:“崔老师,我暂时不回一中了,想自由活动,到城里逛逛。”
崔老师颔首道:“可以。不过,早点回学校,或者回家去。”
今天本来就是周末休息日。
杨子建转头对张怡敏道:“你写得怎么样?”
张怡敏道:“马马虎虎,反正平时水平已经发挥了,这种记叙文还不如写景物,感觉干巴巴的,少了一些激情。”
杨子建笑道:“确实,这种比赛作文,要尊重现实生活,不能有太多的抒情和议论。”
说完,他挥挥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步流星地朝着三中校门走去,然后向右拐,消失在人群之中。
老城区其实是有不少人文景点的,但最吸引人的,是这里有一条非常古老的文庙街,这时期卖假古董的几乎没有,但古旧书店、小书摊、二手货地摊却是非常多。闽省南剑州最著名的影星叫张静初,她就曾经写博文自述过,她在少女时代最喜欢逛地摊,这一习惯保持在成名后,还曾被老板讽刺为“穷酸相”。
“张瑾!”杨子建在文庙的门口,看到人高马大的张瑾,亭亭玉立站在一棵榕树下。
这就是他今天的向导,张瑾的家就在老城区附近,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因此听杨子建说起比赛后要去摊旧书店,她就故意说她非常了解文庙街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