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蓝雪毫不客气地对比,让杨子建大汗,想想确实是这样,和三中的小作家马秋远一比较,他出名太迟,底蕴太薄,有个第二名,还是评委给面子,认为文章确实不错,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那不是文化散文,发挥不出他的长处。
问题是,杨子建前世可是国级作家,这种水平的作文比赛,居然输给一个高中生?
不过又想想,前世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不少天才小作家的文章,连那些大牌作家评委都感到震惊。
汪滟这时替杨子建站场道:“杨子建实力强过马秋远,下星期他就会在南剑日报和青年报开两个专栏,而且,他已经在省级的《闽省乡土》和国级的《散文天地》发表过作品。”
蓝雪耸耸肩道:“这两个刊物我听都没听说过,至于市级报刊,教育局和语文老师并不怎么认同,因为没有比较『性』。全国这么多高中生,可能只有杨子建这么一个怪才,居然是从市级报纸开始成名的。”
杨子建听了苦笑,汪滟也被噎得无语,而舒雨和子珍根本听不太懂。
蓝雪话风一转,又热切地表扬起来道:“当然啦,我更喜欢子建的文章,可以学到许多古代文化知识!”
这时,一支悠扬的笛曲从花厅外的断桥传来。
原来,易教授带来的一名女生还在音乐系学过笛子演奏,颇有造诣,在秋风秋雨之后,一时感触,主动为老师和客人们吹奏一曲《鹧鸪飞》——
圆润悠扬的玉笛声音,勾勒出了一幅淡雅的鹧鸪飞翔图,随着那轻盈、飘忽的音符的起起落落,听众仿佛看到了一只只鹧鸪在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地翱翔在秋风之中。
笛声简单中蕴含着神奇的魅力,在知州后花园的古典环境中,抓住了听众的心灵,说不出怀旧和清静。
一曲奏摆,大家纷纷鼓掌。九十年代文化娱乐是非常少的,电视节目少得出奇,反反复复就那几个节目,没有网络,天后宫电影院一出新片,大家都像过节一样,所以录像厅才会那么火。这首歌曲一演奏,除了易教授师生,所有南剑人听得非常愉快,认为是他们听过的最好的笛曲了。
杨子建一时激动,站到小断桥上,对大家作揖道:“我也给各位老师、领导和朋友们唱歌一曲古风歌曲《礼仪之邦》——
子曰:礼尚往来,
举案齐眉至鬓白,
吾老人幼皆亲爱,
扫径迎客****开。
看我泱泱礼仪大国,
君子有为德远播,
江山错落、人间星火,
吐纳着千年壮阔!”
这曲调其实非常简单,那位女大学生听了杨子建唱完第一节后,就掌握了曲谱,然后举起长笛,给他的歌唱伴奏起来——
“子曰:礼尚往来,
举案齐眉至鬓白,
吾老人幼皆亲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