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美丽的伊犁河,田桃就有一股诗情在胸中奔腾,总想唱一首动听的母亲河之歌献给伊犁河。
田穗自从将生意从建筑工地转移到农村,每逢广仁乡的老街坊遇到难处,他会及时雪中送炭。
在跟年迈的留守人员聊天时,田穗知道,这些老人期盼着孩子能留在自家打工就业。
为此,田穗跟在自治区某部门提拔成副厅级职务的哥哥田苗商量。
他准备在广仁乡种植能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农作物,将更多年轻力壮的年轻人留在农村。
田苗非常支持大弟弟田穗的做法,他建议让田穗种植用工量极大的山药和黄芪。
在民间流传山药对于调理生理能力、病后虚弱体质、妇女产后调养、小孩强健体魄都有着显着效果。
这被百姓称之为“食物药材”的山药不会存在销售难的问题。
于是,田穗说干就干,跟弟弟田薪在广仁乡开始种植山药。
田苗帮着弟弟联系收购方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按照收购方的需求,为确保山药的品质,田穗兄弟俩购买大量农家肥,采取密植方式种植山药。
他俩种植的山药因广仁乡土层结构和施农家肥的缘故,长度都在40厘米左右。
口感也与内地的山药不同,内地的山药炒炖出来都是脆脆的。
而田穗种植的山药淀粉含量丰富,炒炖出来类似于土豆,又绵又软,口感偏甜,很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第一年种植的50亩山药,一亩地产量在2吨以上,当年一等品的批发价格达6元钱一公斤,一亩地毛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
在种植山药后,田穗发现,山药正如大哥田苗所说的那样,用工量特别大。
一亩地的用工量就高达1200元左右,田穗当年种植的50亩山药光支付劳务工资达到60万元。
虽然种植山药非常费人工,但收益也很可观。
第二年开春,在田苗的技术指导下,在田穗、田薪的带领下,广仁乡30%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留在村里打工。
留在广仁乡的年轻人有50%学着种植山药,种植山药成了广仁乡的特色。
每年从国庆节开始采挖山药,一直到次年的四月底,解决了广仁乡当地农民就业难题。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田穗还购买了两台挖掘机,拉沟、挖沟种植山药、采挖山药。
在自治区某农口部门上班的田苗及时将山药相关信息传递给广仁乡的亲朋好友。
田苗还在节假日赶到广仁乡,帮着两个弟弟在选种、浇水、施肥、轮种等技术上进行技术服务。
田家兄弟带着广仁乡的各族农民扩大山药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将山药推销到全疆各地,乃至甘肃等地。
酷爱研究农业、尽心做好农业技术服务的田苗,见两个弟弟留在广仁乡发展特色产业,带领不少街坊四邻挣上了钱,就连20余户家境贫困的农户种植山药后,家庭逐渐富裕起来。
他又鼓励田穗在广仁乡试种中药材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