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坤禾看着儿子、女婿在用他们的方式反哺广仁乡,回报广仁乡的各族百姓。
老人精神抖擞起来,身子骨也越发的硬朗。
田坤禾来到伊犁广仁乡将近50年,从未离开伊犁地区半步。
贾希知道岳父一直想去石河子市,参观下那闻名世界的“军垦第一犁”。
贾希在一次赶赴石河子市拉运农资的机会。
带着田坤禾、吉月娥、伊礼贤、萧安四位老人一起参观了石河子的“军垦第一犁”。
“军垦第一犁”的雕塑位于石河子游憩广场内,已是我国大西北军垦红色旅游的一张知名名片。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响应党的号召,扎根天山南北、铸剑为犁,屯垦戍边。
在当年那个艰苦岁月,军垦战士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人拉犁开垦荒原,谱写了万古戈壁荒原变绿洲良田的不朽壮丽篇章。
为了让后人不忘这段历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于1985年9月下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前夕,“军垦第一犁”在石河子市广场落成。
田坤禾和伊礼贤夫妇下车后,没等贾希将车停好,就搀扶着快步朝这群雕塑奔去。
四位老人瞻仰着这栩栩如生的雕塑群,老泪纵横。
群雕之中,三个裸露身体、奋力拉犁的垦荒战士好似拼命向前用力的耕牛,那几近达到极限的头胸手膝紧靠一起的弯曲,和背臀下肢连成一条直线的绷直,充满着粗犷强劲的力量。
这深陷的双脚、勾起的脚趾、凹凸不平的地面和几丝芦苇,彰显了人与大自然搏斗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也唤起了人们对那个创业年代的回忆。
这群开辟者用身躯拉动的犁,是石河子市永久的记忆,这军垦战士的犁铧,给绿洲播撒了无数的希望和理想。
田坤禾泪流满面、唏嘘不已。
伊礼贤也百感交集、动情落泪。
这幅雕塑的场景熟悉而亲切,让他回想到1960年来新疆时劳苦耕作的场景。
简朴的衣服、原始的劳动工具、凝重的步伐,默默讲述着当年极其艰苦的创业条件。
田坤禾动情地触摸着雕塑深陷的脚面,对着贾希絮絮叨叨地叮嘱道:“贾希呀,等哪天得空了,咱老田家祖孙三代都应该来石河子市看看这军垦第一犁,当年,我们来新疆,就是全靠一双空拳、浑身的力气开垦荒地、种植庄稼,你们这些年轻人可不能忘本呀!”
伊礼贤也眯着眼感叹道:“这军垦第一犁群雕立的好呀,让后人们忆苦思甜,人们不能忘记那段艰苦岁月。”
田苗出差来伊犁时,会挤出时间到广仁乡,看看广仁乡这些年的变化。
他站在田穗、贾希和斯德克江联合开发的5000亩山梁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