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以李白《赠汪伦》和《沙丘城下寄杜甫》最为有名,而孟浩然则是《秋登万山寄张武》最为有名。
另一种则是与达官贵人攀谈,说白了,就是很多读书人,想要在达官贵人面前扬眉吐气,扬眉吐气,扬眉吐气。
除此之外,还有宴会上的诗词歌赋,也被好事之人记录了下来,传播了出去。
但是,不管他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如果不是用来发表的话,那么,保存下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很多东西,都是那时候留下的,除了作者之外,谁也没有看过。
有的已经失传了,有的则是流落到了其他的书香门第,或者是有钱人的手中。
所以说,寒家很少能出贵公子,而豪族底蕴深厚,出人才的几率就更大。
要知道,穷人家的孩子,就算有足够的财力,能看的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典籍,而那些豪族,却是收藏了无数的典籍。
就拿甄武来说,他曾经在李善长的藏经阁中,找到了一部朱熹所着的《四书集注》,这是世间唯一的一部,但真正读到它的人,有几个?
甄武想着,与其让这些珍贵的典籍落在一些富商巨贾的手中蒙尘,还不如将它们刊登在自己的报刊上,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一些没有看过这样珍贵典籍的士子,而且还可以将它们广泛的流传开来,不至于让他们的努力就这样白白的丢失。
这些作品,都是甄武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当然,甄武最早利用的对象,还是他父亲李善长,李善长跟随朱元璋这么多年,收集的古代典籍不计其数,足以让甄武看一段时间了,现在甄武发表的那一份,却是苏轼写的,几乎没有人看得懂。
而在后面,则有一栏,也是专供文人雅士阅读的,而且还是出自柳清薇之手,那栏中,有一首她自己所作的曲子,被柳清薇特别标了出来,若是放到现代,应该就是曲子了吧?
另外一份则是分为四大版面,一份则是民生大事,比如粮食价格,比如招聘启事,比如天文观测到的气象变化等等,甄武知道这种可能性很大,但他依旧将这份新闻刊登在了这份新闻上。
其他三个版块,都是空着的,一个是给罗贯中看的,其他两个版块,则是给甄武准备的,用来刊登一些有关蹴鞠的消息,还有一个,则是用来做宣传的。
甄武不是真的要靠这家报社来赚钱,因为这家报社对他来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不过,如果这家报社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客户,甄武倒是可以降低价格,让自己的订阅价格降下来,增加自己的读者。
同样,宣传也是企业宣传的一环,如果要带动资金,打造一套完整的企业制度,甄武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这个版面,可以用来刊登你的故事,也可以用来培养我的读者,也可以用来宣传你的故事,一举两得,你看怎么样?”
罗贯中没有说话,只是将那一页半的新闻反复的看着,心中却是越发的震惊,凭他的眼力,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一页所包含的巨大影响力与巨大的潜在价值。
就像甄武说的那样,他曾经也有写书的,不过也就是一百多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