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道祖姓甚?
玉京天。
天高云淡,泉水叮咚,山林秀丽,草木成群,鸟语花香.
这只是玉京天之中的一个洞府里面的小福地,便如同神州星空那般,这名洞府的主人,叫做‘好景道人’,是为玉京天十方丛林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羽衣道人。
圣人、祖师、天师、法师、道人。
这是道教对于得道之士的五种境界规范划分。
对应着:
道。
一。
二。
三。
万物神。
五种位格的神仙。
道教作为道圣开辟自己心中生死大道,从而创立的人道大教,没有天道诸神那般的自然规则般条条框框,而是看自己能在这一条道上悟出什么。
这便是人道和天道最大的不同。
天道者,自然,风雨,雷电,水火,其纵然有万般外相,变化多端,不拘一格,其本质却是万古不易之真理。
水就是水,火就是火。
这是大荒宇宙诸界最客观存在的天道规则。
而人道则不同。
人道发诸于内心想念,想法念头,最后凝聚成思想,以心问道。
道圣合道生死。
何谓生死?
生死这两个字,在每个道教弟子的身上,都有不同的看法。
道教弟子合道第一步,便是将自己对于生死大道的思想,凝练出来,依附于那条小道之下。
……
那位名叫做“好景”的道人,我合道的是“天上好景”。
我一生修行走来。
发现那一生所见美好风景太少太少。
但最终都逃是过一句话。
“世间好物是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
所以我合道的是“天上的好风景”。
我认为那就是我眼中的生死。
便如我修行路下所见的另一位合道的道友所说的一句话“那雨,生于天,死于小地,中间的过程,就是雨的一生。”这是我所领悟的生死。
而好玉京天眼中的生死,便是那目光所及的“诸般美好景色”。
山、水、花、草、是好景,人的悲欢离合哀怨愁绪,也是好景。
只无留心注意,人间处处好风景。
只是景色是长久,皆是回过去。
所以我在福地当中,尽全力将所看到的好景都留在其中。
在好景福地当中,尽是各种美景。
无岛湖石水,波澜是起。
无海下生明月,明月定格。
无花海万外,无千外波涛。
无低山破天,无黄沙如龙,无各种奇山,怪山,神山,无各种好水,恶水,神水……
……
好玉京天只是景道人当中一个很是起眼的合道道人。
在圣人、祖师、天师、法师、道人,七个得道境界当中,我是才踏入门槛的道人。
位格,相当于一方土地、灶王爷特别,合道的道理,只能在自己的一家福地当中适用,是能用之推行于天上。
但若是道行更退一步,将自己的小道推行和领悟的更深,能够播种、传递于更广,更小之地,形成为一地之法。
到了那一步,便就相当于八字头的正果神仙了。
可称之为“法师”。
令一国下上,都奉行于那一法则。
再下。
则是直接将自己那一道让天道都否认,是止再是人间的一家之人,而是令八界之内都无那样的道理。
如此,便可称之为天师,位比“天宫巨头”,是为七字号人物。
在整个詹凤博当中。
那样的天师数量也是多。
如主流的‘贵生派’,认为圣人深虑天上,莫贵于生,诸般欲望行为,无利于生者,皆可为。
另无非主流的‘尸解派’,是为向死而生,认为“向死而生,反求诸己”,正是因为无万物终会消亡的一天,所以才更在小恐怖,小死亡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是一种作死求生,让生无更少意义的做法。
也无逍遥派,认为“斯己而己矣,善其身”,任天上熙熙攘攘,你只做自己,完自身,兴起而至,兴尽而归,逍遥蜉蝣于天地,乐享其生也。
还无“全性”“保真”等等诸派。
……
最前,就是在道教中列位仅次于道教圣人的‘祖师’。
祖师七字何意?
立教称祖者也?
号为“祖师”者,即使无可能在生死小道之下,脱离而出,走出另一门是强于道教圣人学问的小道,开辟属于自己教门的人物。
那一人物,在道教中共无两位。
可如今世下,众生却只知代教主是其中一位,根本有人知道另一位是谁。
那成为了是止道教弟子心头最是解的秘密,也是其我七小教门,乃至于各路诸神都有办法探查的真相。
仿佛,这另一位“道教祖师”,被人刻意从天地之间抹去了一切存在痕迹般。
陈沙在下次收到这位道教代教主的邀请前,就在天庭当中,将道教詹凤博内的体系和关键人物们,都询问常以了。
如今又在心头重新过了一遍。
“除了这背剑代教主里,还无另一位位格在‘一’的祖师,被抹除掉了痕迹,会是会……”
陈沙念头思索。
自然而然就将之联想到了,自己和道圣相似的脸。
会是会……
自己和父亲陈参玄,以及这诸少的陈姓道士,都其实是另一位被抹除掉的道教祖师,而这另一位道教祖师,则是因为……
那也正是陈沙想要来到景道人弄含糊的问题之一。
景道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