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无邳的话终于让智坦重视起来,连着态度也温和了许多。
接着,他让人取来纸笔,亲自向智朗写信陈明情况。之后,智坦又把笔让到高无邳手中,让他也书信一封,两张信装到一个信封中,让人送了出去。
接下来,谈话的气氛立刻好了太多,智坦让人准备宴席,说是要招待高无邳。
不过,高无邳推说还有要事,谢绝了宴请,匆匆离开了。
至此,原本聚集在郑国的各路诸侯也走的差不多了。厮杀声跟马蹄声早已消散,人们的生活也在恢复,战争好像突然就变成了许久之前的事情。
但战死的士兵,以及城墙上偶尔的斑驳血迹却清楚的标志着,人们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
郑国之战,改变了太多,局势突变,各国也在面临着来自智氏的巨大压力。如果说这一战之前还有春秋时代的最后遗存的话,那么这一战后,战国时代就已经到来了。
智军班师了,但留下的影响确定还要持续很久。
……
就在此时,智氏屯留,一场规模空前的运动会刚刚结束。
除了更好的场地,提升的运动记录,奖金也同样再创新高。不止前三,每项赛事前十名皆有奖金,热门项目的头名更是高达一百铜币。
等比赛结束,智军立刻在场地外设置征兵点,参赛选手蜂拥而至,许多人出了赛场就换上了军服。在此之后,这倒慢慢成了传统,带了一层浓重的军事色彩。
比赛成绩优秀的多数参了军,这却带来了一个意外好处,每次运动会总是新面孔,机会更多,也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参赛热情。
智氏的征兵持续了一个月,所需兵员很快就满了。当然,这次有数万新兵,放在薪城附近也不现实,只能分别安置。接着,智朗又派出了大量军官前往作为教官,负责接下来的训练。
“宗主,智宽刚传回的消息。”杞仲匆匆找到智朗,递来了一份消息:“智宽已经跟魏军汇合,只两日就攻下了韩氏一座城池。”
智朗接过信,一边展开,说道:“韩氏已经松散至此了吗?顺利的出乎预料了。”
杞仲在一旁坐下,说道:“韩氏本就弱一些,而且少了韩虎,族中又再无杰出人物,一盘散沙而已。”
“这么说的话,至多两三个月,韩氏的战争就能结束了。”智朗说道。
韩氏的地盘本就不大,而且并无险要之地,在韩氏核心战力大半损失的情况下,不可能撑得了太久。
“还有一事。”杞仲稍稍有些犹豫,还是说道:“我听说军械工坊那出产了不少攻城利器,要往智宽那送去一些吗?”
智朗瞥了他一眼,有些诧异道:“为何这么说?难道你不知我的意图吗?”
杞仲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一来防备魏氏泄密,二来借此消耗魏军。可,这么攻城消耗太大了,每座城池都要大量死伤,还不如用那什么投石机猛砸,一鼓而下!”
智朗放下那信,说道:“这是战争,死伤本就是常态,难道怕死伤就不打仗了吗?”
“唉。”杞仲叹了口气,使劲搓了搓脸,声音都带着哀伤:“我前些日子汇集了郑国之战的死伤数据,真的太多了。”
看到他这样,智朗这才有些认真起来,皱眉说道:“先生何苦如此?那是敌国。”
智军损失其实相当轻微,那么,杞仲显然是为了联军的伤亡而叹息。他能理解杞仲,但却不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