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鹄闻言,转头看她,随后轻笑道,“那要看是什么消息,你想知道什么?”
大概单纯的小动物天生神经都比较敏感,白芷总觉得对方的笑容也有问题。
她摇摇头,嘀咕了声,“也许你和茯苓会比较有共同话题。”
“茯苓?”白鹄挑眉。
白芷反应过来,立刻抬手捂嘴,随后又觉得这动作似乎太刻意了,又连忙改捂脸,结果发现更奇怪,干脆改扇风,道,“这风里好像又夹着雪了。”说着朝外喊,“速度快点,省得待会路不好走。”
她说完了,才放下手,看白鹄,“你刚说什么?”
白鹄眉角轻动了动,嘴角弯起,笑容温润,“没什么,大概我听错了。”
果然很有趣。
白芷暗暗松了口气,又觉得对方更奇怪了,好像跟只狐狸似的,为避免多说错什么,她便干脆不说话了。
翌日,白棠又提着糕点去了刑部,与‘卫九黎’在牢中呆了一会才离开,随后便到大理寺问案情。
苏华林那边虽然因为白棠的帮忙基本有问必答,但目前也只能确定的确有人在背后设计陷害木少辰和黎王,可背后之人是谁却没有半点线索,甚至苏华林所说被挟制的蕙娘也查无所踪。
苏华林当时因为太过惊慌,也忘记问及对方所在,或者事成之后是否真会放人,又是在哪放人,只求对方不要伤害她便按照指示做了。
因此幕后之人任何线索他们这边也都找不到,甚至连送信的人都只是找了乞儿或者随便一个路人。
根据苏华林的口供,他们也找到那两个送信的人,但两人都只说东西和钱都是突然出现在他们住处桌上,另外还有一张纸条被一根筷子插在桌面上。
筷子入木三分,纸条上则写着指示和威胁的话,两人惊惧之下不敢有丝毫违背之举,立刻就把信给送到了。
对方做事非常细心谨慎,并没有留下丝毫的线索,让案情到这里又停滞下来。
不过倒也不算是再次走入死胡同。
刘晋那边也有了一些发现。
如果刘晋的死并非自愿死亡,可能也和苏华林一样被威胁的,那么应该也会留下一些线索。
大理寺这边安排了人对刘晋进入皇城以来的行踪和所见的人进行排查。
虽然无法仔细的排查每一个人,毕竟古代不像未来科技时代,到处有监控,他们也只能尽力排查能查到的。
而在排查中,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一点线索。
殿试榜单出来的时候,刘晋的名字比较靠前,算是拥有争夺三甲的机会,因此很多人都给他投了邀贴,而他也主动去拜访不少官家。
可是在参加三甲点夺元前一天,他突然就闭门不出了。
根据客栈一关伙计说,当时还有一个官家的小厮因为来送帖子而吃闭门羹发火,在门外怒骂刘晋不识泰山。
但是刘晋明明在房间内却是不支声。
之所以肯定刘晋还在房间内,是因为那人走后,房间内没多久就传出了刘晋压抑的咳嗽声。
因为此时之后,众人更深刻认定刘晋不好相与,所以伙计们更不敢随便去烦他,便也不敢去询问了。
大理寺的人查了一番,得知那个小厮是左御史刘钦府中的下人,便上门去询问。
提起刘晋,刘钦也是一脸复杂。
刘晋是主动上门递帖子拜访刘钦的,虽然同是姓刘两人却并无亲,不过刘钦欣赏刘晋策略中透出的正直,又念是同姓,便与他见了两次面,聊过之后也挺欣赏这个后生。
刘钦便起了拉拔的心思,在开殿点元前一天派小厮去请刘晋过来,想点拨他几句,让他能被点中。
只是没想到刘晋却是不受情,加之小厮回来后添油加醋的说对方已经攀上别的高枝,不想搭理了云云,刘钦顿时便也心生不满和失望,便不再理会了。
后来刘晋中了榜眼,刘钦原本以为对方会继续去结交他人,却没想到他却越发低调,几乎闭门不出。
刘钦毕竟之前的确很赏识刘晋,见此也觉得奇怪,猜测会不会他得罪什么人被压制了,便让人去暗中查探。
只可惜左御史资源有限,也没查到什么,最后不了了之,还想着几天后琼林宴上再问一下,却没想人却这么没了。
刘钦说,“虽然我与他没相处多少时日,也不过谈过几次话,但总觉得刘晋并非是那种会因为某种冲动而采取如此偏激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他有抱负,有志向,更善于吃苦和忍耐。”
在听闻刘晋自杀的时候,刘钦就一直觉得不对劲。
刘晋是真正的寒门子弟,自小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而从他的谈吐与策论来看,也不是冲动偏激的人,反而是善于隐忍,就像原野上的芦苇,为避免被风吹折而会适时的弯腰。
这种并非是说奴颜卑膝,而是审时度势。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突然被逼得以自杀的方式来喊冤。
更何况曾经在与刘晋的交谈中,了解他对村人的重视与感恩,不管吃多少苦都不愿意让他们的付出白费,他又怎么可能在好不容易中了榜眼,终于能衣锦还乡时自杀。
大理寺从刘钦的絮絮叨叨中得到不少灵感,其中一个就是刘晋的出生地。
他们派人去了刘晋的村子,也幸好之前白棠的双子丹研究出来,在查到线索后,消息一天内立刻便被疾风白腹带回了皇城。
他们得知,刘晋上皇城参加科举并非一个人,而是有一个村人护送他来的。
他落脚的那家客栈掌柜经过几次的回忆,也说刘晋入住当天的确也有一个随同的人,不过那个人并没有住下,在刘晋安置好后就离开了。
掌柜找来当时带着刘晋去房间的伙计,伙计仔细想想,也想到一些。
伙计说,那人好像是刘晋的兄长或者同村的什么人,他似乎听刘晋称呼那人为大壮哥,期间又提及什么村里之类的。
伙计会记起,还是因为当时就是因他们的话,他认为这两人是穷酸,又是下房,没什么油水可捞就不再管,以至于之后对方中榜眼后他懊悔的一段时间,想着当时没有好好巴结上,以至于现在人家一飞冲天了他也没借口去高攀。
从村那边发来的消息也说,陪同刘晋来的人叫刘大壮,是刘晋同村一户人的男丁,因为对方长得告状又有点手上功夫,便让村长叫了陪刘晋上皇城科考。
但之后刘晋应该是打发了那人回去了,因为伙计说之后便没见过对方,不然以对方黝黑告状的样子不应该会忽略。
可村里的人却说刘大壮并没有回去。
刑部派了人顺着道路往下找,却都没找到刘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