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的禀告可谓是让太子也心神震动,不由有些失态。
不过很快,太子便冷静下来,他说道:“你继续调查那个庶女,她父亲叫什么名字?”
李泉忙道:“殿下,那个庶女的父亲是当地县令,名叫秦世清。”
太子一听这个名字,就不由皱起了眉头,问道:“这个秦世清的名字,我怎么好似在哪里听过。”
李泉一听,顿时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还真不知道这个秦世清是何许人也,而且,也没想起来查证秦世清的底细,这让李泉觉得自己太无能了些。
李泉连忙请罪道:“属下无能,尚未查证此事。”
太子闻言也没说什么,他当然知道,这短短时间内,李泉又忙着回来禀报,怕是根本来不及查这个秦世清。
因此太子只是挥了挥手,道:“你继续调查这个秦世清,还有他这个女儿的身世。不过注意保密,不许告诉任何人。”
李泉忙点头答应,他道:“属下明白,此事只有属下一人知晓,属下连身边的亲信都没告诉!”
挥退了李泉,太子拧着眉端坐在书房里,半天都没有出来。
等太子妃过来时,听下人说太子好似有些情绪不对,心中也思量着其中缘故,一边在书房外求见。
太子心中思绪乱如麻,听见太子妃过来,才勉强收拾好心情,让太子妃进了书房。
对太子的异样,太子妃这个枕边人自然察觉出来了,只是太子妃有自己的分寸,没有询问。反而从带来的食盒里,端出一盅汤来,道:“殿下公务繁忙,也得注意身体才是,这是妾身让小厨房熬得安神汤,殿下用些吧!”
太子妃拿出汤碗,用汤羹舀出一碗汤,然后放在了太子的面前。
太子一看这汤,便忍不住叹了口气,道:“明宣最喜欢这个安神汤了。”
太子妃一听这话,忍不住捂嘴笑道:“殿下还惦记着明宣,显得妾身都没用处了!”
太子闻言一愣,端着汤碗的手也停住了动作,问太子妃:“其实我和明宣的口味真的很像,对吧?”
太子妃不知道为何太子忽然问这话,但也直接回道:“明宣毕竟是殿下带大的,口味相似也不奇怪。”
太子闻言似乎愈发烦躁了,他忽然又问道:“你说明宣长得像谁?”
太子妃满脸雾水,不明白太子今日频频为何问这些问题。但仍然道:“殿下怎么忽然问这个?妾身记得,以前母后在世时,曾说明宣和您的舅舅长相有些类似,不过那会儿明宣年龄还小,如今也长开了,再加之妾身也没有见过殿下的舅舅,也不知是不是像母后提过的那样。”
太子妃顿了顿,见太子脸色似乎更不好看了,便话音一转,又道:“不过如今瞧着,明宣的长相倒是和殿下相差仿佛,一看就是父子俩。”
太子听了这话,骤然想起明宣小时候的事情,再回想起明宣的面容,愈发觉得,其实明宣身上既有皇家风范,长相和自己其实也十分相似,顿时心情开朗了许多。
拿起汤碗一口直接喝完,起身说道:“我喝完了,你先回去休息吧,一会儿我还有事。”
说完太子就急忙离开了,一起起身的太子妃见了,还没来及说话,就只能看到远去的背影。
太子妃叹了口气,忍不住疑惑道:“殿下这是怎么回事?一惊一乍的,跟明宣似的!”
离去的太子不知道太子妃对他的评价,不过听了怕是也只会高兴吧!
已经想明白的太子,觉得自己先前在书房里郁闷纯属庸人自扰。而且太子仔细想了想,从明宣出生以来,自己那位已经飞升成仙的叔祖就一直关注着明宣,要说明宣不是他的儿子,叔祖也没发现,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给自己了一个定心丸的太子,也开始思考此事背后的可能了,所以刚出了书房,太子转角便来到了关押孙氏的地方。
先前太子命自己另两位乳母见了孙氏以后,就把孙氏抛在了脑后。而之后,孙氏一直被关在东宫,据太子知道的,孙氏仍只是每日喊冤,说自己是无辜的云云,也不承认自己被人指使,好像是笃定了他们只是怀疑,没有抓住孙氏的把柄。
对此太子也不着急,他对孙氏既已无情分,也不会认为对孙氏束手无策,故而一直把孙氏晾在一边,没理会她。
说实在的,太子有时也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宽容了,竟让孙氏这等明明犯下过错的人,寄希望于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会把她怎么样。
这种心态让太子都有些警惕和哭笑不得。
其实太子也知道,大概是自己父皇平日里的行为作风影响,朝中秉公办事的反而少见,时下反而将贪污受贿视为平常。
就是太子自己,当初还是七王的时候,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不结党营私,一方面因着对这种风气深恶痛绝,故而赢得了一个冷面王爷的‘雅号’。
对此太子自己倒是颇为自得,但太子也明白,这也证明了朝廷的风气有多败坏,他当初好歹是堂堂的王爷,并未做错什么,只是按照朝廷法规行事,就被人议论说是不近人情,被人避之不及。
可太子也清楚,他并非是圣人,难免也有私心。但这私心,还真用不到孙氏的头上。
如今李泉带来的消息,说孙氏认的那个干孙女,太子可不信孙氏是随意收了一个干孙女,还正好与甄家有关系,又和明宣长得十分相似,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