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商贾云集为利来
身着一件厚实的土布棉袄,脚穿棉鞋,头上戴着普通的皮帽,真的很普通,连珍珠都没有镶。范永斗眯着眼坐于一辆大车上,不知内情者还以为是个车夫。
老一辈的晋商几乎都是这样,挣再多的钱也舍不得花。《晋录》记载:“晋人勤俭,养殖于外“,“晋商俗简朴古,有唐虞复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五杂俎》中说:“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然新安奢而山右俭也”;《肇域志·山西》评价:“民无他奢。率尚简朴,中产之家,犹躬薪水之役,积千金者,苍若寒素”。
范永斗默默地看着他的商队,商队很长,可于他所拥有的家赀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些年,他与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并称为山右八大商,通过与满人、蒙古人做生意,家产越积越多。因为什么生意都敢做,包括朝廷严禁的各种铁器、粮食之类的战略物资,因而得了个汉奸的名声。
无所谓,只要能挣到银子,范东家真的无所谓,他是吃惯了苦的,深知钱难挣,与之相比,区区名节又算得了什么。之所以来到辉特部的领地,是因为他们的珲台吉是个开明的君主,不仅鼓励工商,还允许开矿。在户部设立盐课司管理盐务、矿课司管理矿务,除了金银铜这三类货币型矿种在工部设金银铜司官方开釆外,其他的矿产皆允许民间开采。
一时间民间采矿成风,也大大地增强了国库收入。做为商人,嗅觉是极敏锐的。采矿之利,更不需多说。卫拉特的铁矿、盐池,吐鲁番的盐池、硝石、花岗石,听说哈密三道岭一带还出现了露天的煤矿??山右八大商看着眼红,他们知道范永斗和苏勒坦的老师礼部尚书刘好古有旧,便公推范永斗走一趟鹰娑川探路。恰巧范永斗对库车的石炭和铁颇有兴趣,便爽快地应承下来。
他的确与刘好古有旧,当年正是他与刘好古一起前往鹰娑川,阴错阳差中,刘好古成了苏勒坦的老师。
“嗯,以吾和刘尚书的交情,拿下库车的石炭和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以石炭来冶铁,再设作坊打造铁器。蒙古缺铁器,可以用铁器换到大量的牲畜。牲畜在蒙古不值钱。运到大明,价格可就翻番喽”,范永斗想着他的生意经,情不自禁地念叨起来。
??
“龙峰啊,汝真的想好了,不愿去大清国做官?如今的大清国如日中天,正是用人之际,以汝之武艺,如果愿为其效劳,必然飞黄腾达”,鹰娑川城外,太谷商号的东家曹三喜对姬际可说道。
曹三喜是山西太谷巨商,便以家乡为名,为自己的商号取名“太谷”。与山右八大商一样,通过与满人、蒙古人做生意,他的商号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辽东巨贾,又将触角伸到了漠南、漠西。
姬际可则是六合枪法和拳术的创使人,武艺超群,本是明军将领,前不久因为所属军队被义军击败,做了上官的替罪羊,在大明待不下去,只得找好友曹三喜谋条活路。曹东家常与满人贸易,在清国有些门路,想为他穿针引线。不料姬际可极有气节,说自己身为明臣,不能为大明尽忠,已是不该,岂可反投大明的敌国。
没奈何之下,曹三喜想到了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当年他让姬际可护送刘好古、薛宗周、傅山去鹰娑川城,算是与辉特部珲台吉有旧。将想法一说,姬际可走投无路下,钢牙紧咬,同意了。毕竟辉特部一直向大明称臣,乃是大明的封藩,算不上敌国。
二人商议妥当,便带着商队来到了鹰娑川城。是的,商队,太谷商号家大业大,曹东家日理万机。若不是为了做生意,是不会亲自陪好友走这一遭的。
“曹兄、姬兄,您怎么来了?”听说他俩到来,刘好古、薛宗周忙设宴款待。
“怎么不见青主(傅山的字)?”心直口快的姬际可问道。
“青主已被珲台吉封为西域省的提刑按察使,不在鹰娑川城,不然以他的性子,一定要与两位痛饮一番”,薛宗周笑道。
“原来如此”,想到昔日的友人皆已做了高官,自己却沦为罪犯、报国无门,姬际可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