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信给杨逍留下了一些金银细软,便带着身边的几个兄弟继续向南走去。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南行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更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回来。
杨逍在家里不单单是为了父母守孝,更是为了照顾风烛残年的程英。因为他已经错过了为父母尽孝的时间,如果再缺失了对恩师的照顾,那这一生就实在太失败了,也太对不起亲人了。
程英这一生经历的太多了,父母、亲友都离自己而去了,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从来没有一个人懂她,更没有一个人爱护她,她曾经在见到杨过之后,为之倾心,写下“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可是仅仅是写几个字而已,她不表达,她不热烈,她的情感从来不外露。她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会喜悦,会兴奋,但是她不会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感受,她无论何时都是云淡风轻的样子。
有时候程英的样子会让人非常的不舒服,特别是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抑或是遭受苦难的时候,她伤心,她难过,她不高兴,但是她不会去大喊大叫,更不会失声痛哭,而是默默地流泪。
杨逍以前不知道,更不理解程英为什么会对任何事情泰然处之,后来的杨逍认识了独孤信,才慢慢明白了程英的苦衷。
不是程英不愿意大喊大叫、大哭大闹,她也想把自己的辛酸苦辣,自己的喜怒哀乐说给别人听,特别是父母亲,可是自幼失去父母的她,根本不可能有父母的关爱,更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与父母无话不谈,在父母跟前撒娇,耍赖,无忧无虑地长大。
程英和独孤信一样,没有父母爱护和照顾,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地快乐长大,那就只有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全部封存起来,所有的事情自己扛,所有的苦自己尝。
现在的杨逍对于程英不仅仅是敬佩,更多的是理解。因为程英这一生都在经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经历过国破,更经历过家亡,更是在襄阳城下差点丧了命,可是她从来没有呼天抢地、怨天尤人,而是顽强地活着,努力地帮助自己身边的孩子们。
独孤信没有杨逍那样的幸运,更没有像杨逍那样思前想后,他根本没有时间想那么多,因为这里离襄阳城,离洛阳城都太近了,他不能让手下的弟兄们全部留在杨逍家里,再给杨逍带来灾祸。
杨逍在家里闭门不出,安安心心地读书,诵经,为父母守孝,而程英在旁为其指点迷津,因为杨逍在江湖上遭受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他对于许多事情都表示了怀疑,更是相信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