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种种的努力,不会去考虑眼前的得跟失。就像寺院里边的这些义工菩萨们,他们常年累月都是发心,不计报酬。有信仰的人认为,自己的劳动和付出最后都会有应有的结果。这个就是现实人和一个有信仰的人的差别。
独孤信曾经在跟随柳贯先生读书时,翻阅过《大波若经》。而《心经》只是六百卷《大般若经》中的极小一部分,却是其精髓,并包含了其全部智慧,经文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地位举足轻重,广为流传,造福众生。
这部《心经》是唐玄奘取经带回的《大般若经》里翻译出来的。一部《心经》,教人修般若智慧,离相破妄,悟得真心,离苦得乐,解脱自在。
《心经》是佛学的基石,是人生命力、心灵的基本能源。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其作为大乘佛教的学问,中心思想在于说明“性空幻有”,亦即“空”。
《心经》把佛学的全部核心概念都完整呈现出来——五蕴、六根、六触、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六度、究竟涅盘、三藐三菩提。
读过《心经》的人,都对佛教和佛学有了一些了解,《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一段文字是对人间错误的世界、错误的人生,对欲望、邪恶、黑暗、贪婪的根本分析。这就为人们指出了人生的道路:不要痴迷于一根筋的人生欲望,要注重自己心灵的的培养。
要提高自己的人生质量、做好自己人生的主宰,就要从心正本清源,巩固心灵健康,强化内心的基本。一切都要从自觉、自发做起,任何事情都要发自本心。
天竺佛教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塔,塔内埋藏佛祖的身骨舍利,因此,塔就成为教徒们顶礼膜拜的神圣建筑。
受天竺佛教建筑的影响,中原佛教建筑最初的寺庙也把塔放在中心位置。据说,白马寺的中心建筑是一座大方木塔,周围建有殿堂、廊门。
史书上记载,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寺庙都以塔为主体建筑,使之处于中心位置。到唐代,塔的地位逐步降低,殿的地位日益提高。
开始时,塔殿并立;继而,塔在殿后;最后,塔被置于寺外,或另建塔院,而殿却被放在寺庙建筑的主体位置上。
如闻名遐迩的河南嵩山少林寺,佛殿是其主体建筑,寺内并没有佛塔。所有的塔,包括拥有二百余座寺院高僧墓的塔林,都被安置在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