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说把握时机,赵川此人简直是妖孽级别的。
越是人数多的军队,越是难以掌控,所以才会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说法。
对于万人以上的战斗,就需要构建严密的指挥体系,所以后世才有参谋部这样的机构。
而鲜卑人的军队,恰恰是这个最为缺乏。
在大军一哄而上的时候,指挥实际上已经陷于瘫痪,部下都会按照之前的约定,去执行命令。这在平时没问题,不过,如果大军受到突如其来的变故,情况就不一样了。
比如身后有部队背叛,比如从没想到的地方杀出一支骑兵,比如天下落下陨石(光武帝刘秀的昆阳之战就是)这样的突发事件,很容易让大军就此崩溃。
更别说,皇甫真被震晕,让大军彻底失去了应变的可能,只能靠着本能去打仗了。
当真是时也,命也,运也。皇甫真在最后一刻放松了警惕,赵川留了关键的一手到最后,而且他的运气还特别的好,很多因素交织,造成了慕容恪大军的惨败。
“回来的校尉告诉我,后来有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从背后冲击溃兵,有人想组织反击,就立刻被冲散了。他们还抛掷一种很大的球状物体,落到哪里哪里就爆炸,一死就会死一大片。
听你这么一说,他们倒是没有说谎。
所以,混乱之下,大概只有不到百人逃回到平阳,也不算什么稀奇事情了吧。”
慕容恪语气带着沉痛,他麾下的王牌,就这样没了三分之二。送回来的那几千俘虏被砍掉了大拇指,自然是不能再打仗,这些人怎么安置,还是个大问题。
“那小儿将我送回,就是想在大帅面前羞辱我,我……真是愧对燕国父老。”
皇甫真羞愧难当,慕容恪却不怪他,甚至还要感谢他!
没有皇甫真去前面探路,也许,被羞辱的就是他慕容大帅了。一旦这种事情发生,燕国的鲜卑贵族恐怕就不会卖他的账,这种后果比战败还要严重些。
和赵川一样,慕容恪也输不起。他作为鲜卑慕容最能打仗的人,一旦输了,就没有威望去捏合国内的各方势力了。
“赵川此举,倒不是有意羞辱你,不然在你胸前刻上‘败军之将,岂可称勇’八个字,再送回到我这里,那才叫羞辱呢。”
慕容恪喃喃自语的说道。
皇甫真一愣,没想到一向是光明磊落的慕容恪,羞辱人起来歪点子也这么多。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赵川有什么理由讨好我呢?”
“大概赵川是想跟我说,他无意与燕国为敌,或者是不想这些梁子继续发酵吧。买个乖,说明自己是各为其主,赵川这家伙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
慕容恪托起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
正在这时,门口的亲兵走进院子,在慕容恪耳边说道。
“大帅,圣旨到!陛下派人前来传圣旨了。”
传达圣旨的黄门侍郎,自然不会在慕容恪面前摆谱,毕竟燕国还保留着一些鲜卑习俗,主管军事的元帅,其影响力有时候皇帝也要避让三分,并不是那么正规讲究礼节。
小心的接过圣旨,慕容恪打开一看,里面说封他为太原王,然后命令他赶紧带着大军回来,近期晋国军队有异常调动,似乎有北伐邺城的打算。
太原城都不在自己手中,居然还要封太原王,想想还真有些讽刺呢。
慕容恪心中有些不快的想到。
晋军去年才北伐过一次,虽然是象征性的,但也是倾巢出动。现在是又在玩什么花样,还是慕容伟担心自己拥兵自重?
慕容恪心思百转千回,脸上神色变幻莫测,最后还是将圣旨收好,对传旨的黄门侍郎表示自己近期将大军修整完毕之后,就会带所有军队回邺城。
“燕国,看来又要进入多事之秋了啊。”
惨败的消息,邺城内的一些人和势力肯定早就知道了,他们不会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定会见缝插针的使坏。
安抚了皇甫真几句,慕容恪转身就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派人去洛阳看看,赵川打败皇甫真用的那种东西到底是什么。
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却不吸取教训,那他也不是慕容恪了。
太原城下,赵川跟邓羌并排站立,看着太原城高大的城墙发呆。
“太原城的人口,我要带走五千户,财物和粮食,我要拿走一半,这封书信里面,苻坚答应得很清楚。邓将军请过目。”
赵川将苻融送来的苻坚亲笔信递给邓羌,后者眉毛一挑,脸色有些难看,却没有说什么。
邓羌早就知道赵川不会无缘无故的出兵,这么好说话,但也没想到对方的胃口是如此的大,苻坚也是如此敢给。
有可能是因为赵川觉得人更重要,而苻坚认为地盘更重要吧。
“既然苻融在你军中,陛下又是答应了,我自然是无话可说。”
邓羌将信件还给赵川。
他看着对方依然年轻,却显得稳重而能干的脸庞,想起当初赵川在长安时的情景,不由心下感慨。
莫欺少年穷,古人诚不我欺。因为你不知道曾经你欺负过的某个少年,将来发达以后会来找你复仇,苻生的例子,还不够显眼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