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成三牛也挑着空担子回来了。
他不如成二郎嘴甜会说好话,但人年纪大些,又长得一副稳重朴实的样子,生意也不比成二郎差。只他走过的村子,换豆腐的较多,故此他带来的铜板便没成二郎多,但也有四十文钱。
成大郎依旧是回来的最晚的,他虽说也跟着成二郎学了如何说好话留住客人,可这嘴皮子功夫,实在不是简单学上一天两天,便能学得会的。
成大郎又是个憨厚老实的,他本就嘴笨,哪怕记得昨儿二弟说的话,但说出来,到底不如成二郎真诚自然,他也晓得,只准备自己平日多练。
好在昨日成三牛便说了,到最后时可以多送些,成大郎今日回来的便不如昨日晚,担子里的豆腐豆渣也都卖净了,只收益不如父亲弟弟。
严氏虽有些失落,却也并不失望。成大郎是她生下来辛苦拉拔大的,成大郎长到这样大,都没有离开过严氏自己过活,严氏自然知道自己这个长子是何脾性,她攥紧了爷仨的钱袋子,回屋放钱去。
成大郎也知晓自家爹娘的脾性,晓得即便是自己赚的不如弟弟多,爹娘也不会因此便打骂自己,只他自己心里会感到愧疚。做同样的活儿,他不如二郎能干,却要分一样多的钱,成大郎这淳朴的汉子实在愧疚,便只好多做些活,故此,今儿他才起得这样早,只是他没料到,成三牛起的也比昨日早了。
爷仨回来,略歇了歇,喝了碗热水,便没闲着,洗刷磨盘的刷磨盘,整理豆子的整理豆子。
只成大郎去仓房时,却见家里豆子不多了。
本地人惯常吃面粉,田地里种的,也是麦子居多,有那喜欢换换口味的,也会种上几亩的粟米。如豆子,有那家贫的,会多种上些,但成家家底虽也不甚富裕,却也不至于拿豆子当饭吃,故此,成家每年都不会种太多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