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上讲,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具有意识,能够人会仔细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还可以创造各种工具,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是动物则不具备这样的思维意识,不能劳动,不能改造世界。
正因为如此,人类文明划分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生产工具的划分。
古代从石器时代到红铜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再到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以及原子时代;最后是现代的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时代……
有人说,现代科技发展已经走偏了,看看从古代到近代的几次生产工具的变化吧,都是向外发展的——无论是古代对器物的改变,还是近代以能源为主的改变。
可是到了现代,人们却朝着内部发展,建立起了虚拟网络的世界来逃避现实。
当然,这种观念太过片面,确实,进入虚拟与现实交融的信息化时代颠覆了人类社会千年的传统模式,但是不可否认这个全新的社会模式下,人们的距离又更近了一步。
最后,现代的科学发展还未盖棺定论,比如在太空、新能源等领域依旧有所突破,源能量就是一个足以让众人把放在信息和虚拟上的目光,转移到它身上。
只不过,相对而言,人们更加热衷于研究的更全能的虚拟现实与ai技术,比如先驱科技现在正在做的“降网计划”。
在叶冰眼里,比起她了解甚少的虚拟和信息技术,她更看重源能量的潜力,谁让她是干这一行的呢。
不止是她,这里的科学家们,乃至这次会议的主办方和大财阀也更看重源能量。
当然,也有可能是先驱科技抢走了虚拟和信息,与其跟在先驱科技后边吃剩下的,倒不如放手一搏源能量的未来!
这是两条道路,都有可能发生一次全新的革命,并不只是个人未来的期待,也是全人类的一种期待。
言归正传,不管未来想得多么美好,还是台上那位应用派的学者发出激动的话语——“新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真诚地邀请诸位合作,一起开启下个、乃至下下个工业浪潮”,也很难让人热血沸腾。
毕竟大家都是学者,有梦想是好事,可是他们聪明的大脑也足以让他们保持冷静,就算正要开启下个工业浪潮,凭什么和你一起?您配吗?
于是大家先就赖特·史丹的实验做了探讨,理论派和应用派分成了泾渭分明的阵营,互相炮轰。
最后到底是应用派在理论方面略逊一筹,人少不说打嘴炮也完全比不过,最后赖特·史丹表示自己的报告和实验以及和源能量理论的不一致,这才将这件事告一段落。
接下来由另一位学者讲起了他的理解,他表示源能量是具有属性的,这些不同混乱的属性正是阻碍拟源率进一步提高的罪魁祸首,他试图通过“提纯”来解释进一步的拟源率,并为此做出了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