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楼之中,王云声情并茂的讲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这个话本是个好话本啊,王云非常确信这一点,昨晚他通读这话本时,眼睛都红了好几次,导致他现在双眼都是红肿的。
“只见信上写着:‘二八、三七、四六定,早上虞来提亲’……”
讲到这里,王云故意停顿了下来,顿时食客们的胃~口被吊足了。
“后面呢?到底怎么-样了?”
“快讲下去啊?梁山伯有去找祝英台_吗?”
“给你赏钱!快!快点讲!”
一时间,台下赏钱翻飞,王云也露出了极度满足的笑容。
说书这么多年,除了第一次登台外,王云还从未有过这么高的成就感。
“这个话本果然厉害,就是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写?”
王云默默的想道,又爱惜的看了看台下那一组摆出来展示的图画。
他昨天还万万没想到,这话本居然还附送一组精美的图画,远比他远远看过的那些水墨画更好,配合王云看的台本,他真是每次一望见就想泪目。
连说书无数的王云都是如此了,更别说那些没什么见识的老百姓们了,这些图画虽是誊抄之人临摹李祐,但也有七八分相像,图画配合故事简直威力十足!
他们何曾见过这种画面配上故事的形式?自然直接大受冲击,若不是王云很宝贝的护着这些展示的图画,都有好几人想要重金买回家收藏了!
“诸位客官先别着急,咱们先歇会,聊聊最近东市的那个传闻吧。”
王云忽然又想起答应好的事情,开口道:“不知诸位有没有听过,东市突然暴富的那个李三?”
食客们本来都心系故事,不想听王云废话,可一听见“暴富”这两个字,立马好奇心都被提起来了。
“李三?哪个李三?”
“东市有李三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还别说,我似乎听卖菜的讲过,他们对门住的就是李三!”
他们纷纷理议论起来,先是从怀疑这个人的存在,到最后基本敲定东市就是有李三这个人,全部过程看得王云暗暗咋舌。
“居然是和那张宣纸上预测的反应一模一样!”王云暗自心惊,“难道写那张宣纸的人,是能测算风云未来之高人吗?”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在古代老百姓贫乏的起名里,还夹杂着按照家里排行起绰号的习惯,比如孙家老二就是孙二郎,赵家老四就是赵四郎,所以李祐不用查都知道,肯定在什么地方有着一堆的李三郎。
接下来就很好办了,李氏这么常见的姓氏,食客们在生活交际中,多多少少肯定会接触或听闻过哪个李三,一旦有人回忆起并提出来,那么一传十十传百,这个虚构的李三也会变得确有其人了!
反正他们暂时也没法去确认此李三,是不是彼李三,因此按照思维惯性就会朝着李祐设计好的方向想下去。不过王云却完全想不到这点,因此在他看来,李祐简直是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