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最后阶段,一千克C14核电池的产生的电量为10微安。
10微安是什么概念,这个电流打在人的身上一点感觉都没有,在实际应用领域连做打火机的资格都不够。
第二,体积大。
产生10微安电流需要的C14晶体为一千克,但是其余的配套设备包括接受C14辐射材料的总重量达到了100千克。
归根结底,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依照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的利用C14的辐射的所有能量,所以无法产生有效的电能。
100千克的电池产生10微安的电流,这样的产品理论意义多于实际应用,最后这个实验计划被剑桥的物理实验室尘封在那里。
普利莫没有想到,盘古科技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创造真正的微核电池。
按照论文上的数据,微核电池必定会成为未来人类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
“教授先生,你的意见呢?”费尔小声问道,普利莫的意见至关重要。
普利莫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说道:“我需要回学校一趟,让我的学生们验算下公式。”
普利莫说道:“你们知道这篇论文的精华吗?”
看着有些茫然的编辑部成员,普利莫也知道自己是在对牛弹琴。
不过,他还是说道:“最精华的地方在于他设立的公式,辐射量、维度、色心、电流四者之间的数学公式,并且引入了色心常数k。这开启了一扇能量界的大门,甚至能够垄断未来的能源。”
这么严重?
那就说明这篇论文完全可以在《自然》上刊登了?
普利莫向众人告辞后离开了办公室。
七十六岁的老人心中一直比较着急,希望能够尽快知道盘古科技的这次实验在数学逻辑上是否经得起推敲。
伦敦时间当天晚上,剑桥物理实验室,也就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当年霍金工作过的地方,一夜无眠。
普利莫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开始论证盘古科技论文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是数学逻辑完全正确,但是实际操作难度太大。
β射线可以达到光速的99%是高效的电子流,按照衰变的能量,C14产生的电能地球能够满足论文中的逻辑公式,但前提是要将衰变溢出的β粒子吸收90%以上。
卡文迪许实验室目前没有这个技术,但是不等于盘古科技没有这个技术。以现在实验室的技术,盘古科技的实验是无法被复制的。
普利莫将实验室的结论告诉了《自然物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