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敢跟媳妇说,他爹说叶落归根,他就算在城里扎下根了,等死那天也得葬家里祖坟上去,不能把家就这么扔了。他们也不要什么养老钱,一年给个三头五百的,他都给攒着,到时候给他盖个大房子。
说是这么说,但是养老钱那必须得给。他都想好了,一年给他爹娘两千块钱。一千算是养老钱,一千是攒着盖房子的钱。
人,到什么时候都得有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才有家啊。
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都是掌握在他手里的,所以他寻思着这事儿没必要跟媳妇说,也省得闹腾。
这天早上吃过早饭,陶陶送完小张回来,正好碰上要回去的老郑两口子。
他俩也不嫌折腾,干完活就跑回家,等中午做饭的时候再跑回来,一天得跑好几趟。
“陶姨!”
“陶姨回来了。我们俩回去给孩子做个晌午饭,等会儿就回来。”
老郑媳妇看见陶陶笑得脸上跟开了花似的,只是这种笑容太热络了,陶陶有些不适应。
陶陶微微笑了笑,“还没看见过你家孩子呢,有时间领过来给我看看。”
“有时间,有时间,我这就把他俩叫过来给您看看。”
老郑媳妇火急火燎的往家跑,把老郑一个人扔在门口了。
老郑尴尬的咧了咧嘴,心里把他那个不着调的媳妇骂了千八百遍。
陶陶推车进院,“老郑你也别折腾一趟了,一会儿让俩孩子在这吃午饭吧。”
“哎,好……”
老郑无奈的点着头,大中午的上人家,不蹭饭也成了蹭饭的了,多招人膈应啊。
没过一会儿,老郑媳妇就领着两个孩子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
陶陶一看见那个男孩,就确定了这个确实是前世凤姿的丈夫,那标志性的眉毛一点没变。
两个孩子都有些拘谨,垂着脑袋不敢抬头。
“你家小子看着跟龙跃他们差不多大啊?上学了吗?”
老郑媳妇连连点头,“上了,在村里的学校上五年级,我们那边上学早。”
其实不是上学早,是这孩子大了没人看,村里人都早早的把孩子送学校去了。等到上完了初中,也差不多可以回家来干活了。
他们那别说村里,整个县城一年到头也没有个能考上大学的。学校里的老师都不是大学生,怎么可能教出来个大学生呢?
陶陶也知道,农村孩子想出头,除非是天赋异禀,否则太难了。
“既然他上学早,可以让他跟龙跃他们一起从四年级开始上,如果有跟不上的,龙跃他们还能帮忙辅导他功课。”
老郑羞愧难当,“我不打算让他上学了,想等他再大点,就跟我学做饭的手艺。”
不是他不想让儿子上学,而是他去学校打听过了,借读生一学期这费那费加起来两千多。他还有两个孩子要上学,那这一年下来,他们的这些工资都不够教学费的,更别说给他爹娘养老钱了。
陶陶看着郑学祯笑得很是温柔,“他现在这个年纪就该上学,学手艺那是以后的事儿。你叫郑学祯是不是?你想不想上学?”
郑学祯抬起头看着陶陶,目光坚定的说:“我想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