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内二世还竖起了一个十字架来标示查理的尸体被找到的地方。附近的圣让池塘在19世纪被排干,使那个区域空闲出来,现在是南锡的勃艮第十字架广场。原始的十字架被移动到洛林博物馆。现今的纪念碑是由维克多·普鲁韦设计的(1928)。
皮埃尔·德·布拉鲁,圣迪耶的教士,创作了一部巨大的诗,叫做laNanceide,有5044个拉丁语诗节,关于勃艮第和洛林之间的战争,终止于南锡战役(在1518年第一次被印刷出来)。
在拉-马尔格朗热(亚维尔),一座塔在1877年被建立起来,以纪念勒内二世的攻击。
视角转回至勃艮第公国的形成:
历史形成
勃艮第地区位于法国东部,与德意志地区和瑞士(那时叫瑞士联邦)接壤。勃艮第土壤肥沃,适合种植葡萄。第戎是勃艮第的首都,盛产一种芥末,叫第戎芥末。勃艮第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要冲而且是入侵瑞士的踏脚板,乃兵家必争之地。勃艮第历史上是一个公国(法语:Bourgogne?),原来仅仅是围绕第戎的方圆数十里地,后来演变成上起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下至冰天雪地的阿尔卑斯山脉的帝国,成了法国国王的心腹大患。
发展历程
第一代
1356年普瓦捷之战英军利用他们的长弓取得了重大胜利,法国国王约翰二世被俘,然而他的侄子菲利普却表现异常勇猛,等到路易国王被法国人赎回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封侯犒赏。大胆的菲利普当然也被封了侯,他领到一块地,那就是勃艮第,称号菲利普二世。那时的勃艮第虽说是公国,但财政军政方面都无法与其他公国抗衡,更谈不上跟法国对抗了,再加上菲利普对法国还比较忠诚,不象布列塔尼和图尔公爵早打起如意算盘,准备干掉约翰二世。那时的法兰西是内忧外患,内忧是王室本身的政治斗争,而外患则是英国人对法国本土的蚕食,可以说那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国王在法国占的领土都要比约翰二世在自己的国家占的土地要大。此时,勃艮第没有直接参加战争,而是养精蓄锐,囤积粮草,勃艮第一天天富强起来。因此后人称其为大胆菲利普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