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她收到信安城寄来的信,从来都不会回信,这是约定好的,到现在信安城的一些遗老都不知道自己还活在人间,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但这次她收到了儿子从信安城寄来的信时,就耐不住了,她写好了信,以李慧珍的名义给家里寄去了一封信,告诉儿子,璞璞已在远方,不能及时赶到北京与家人团聚,本来想多说一些,但还是耐住了,毕竟是以李慧珍的名义写的信,说多了怕趟漏了风声。经过了璞璞的事情让她胆怯了,不再是以前敢说敢当的程宝珠了。
如此的日子,过了一年,李慧珍陪同程宝珠到信安城一行,在她离开峨眉山的时候,峨眉大师静慧师太告诉她们在信安城不宜久留,重要的是要将那个小木盒放到家里去,这个小木盒将会保住信安城吴氏一家的平平安安,吴家世代香火不断。
李慧珍和程宝珠从峨眉山出来,静慧师太让三个弟子一起陪同,毕竟都是上年龄的人了,一路上需要有人照顾。
一行五人,着装峨眉道服沿着岷江,向宜宾,重庆,到了长江口,一路顺水行船到了杭州城,稍作停留就向信安城出发了。
李慧珍建议暂时不要进城,先到白云古寺落脚,让弟子到城里告诉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到白云古寺来见她了之后,再决定要不要进城去看一下吴家的大院。
程宝珠认可了李慧珍的想法,经过石滩渡和望江亭的时候,没有靠岸停船,在大路口边换了一条小一点的船只,就直接从石梁溪划去了。到了白云山下,一行五人就上山进了白云古寺。
此时已经深夜了,李慧珍没有去打扰其他几位师太,带大家到了寺殿中,清理了一下,就上床睡觉了。一路劳顿,又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到了第二天的快中午的时候才醒了过来。
李慧珍也毕竟体质好,也就打了一磕睡就起床了,见了主持,说明了自己到信安城的一事,在寺中稍作停留,可能很快就要回峨眉山去的,不需要多作准备。
在宣德三年的时候,寺中的六个弟子去过城里的吴家大院,见过程宝珠老人,以为老人早在十多年前已经过世了,这一见有点惊惶失措了,口不择言,慌不择路,躲到了主持后面。
李慧珍告诉她们六个人,你们现在看见的这个人是程宝珠老人的替身,不要惊慌。你们谁到城里去,让吴家大院的吴存义来寺里来一趟,如果他问起来,你们也不要说什么事,就让他来就是了,只要一提我的名字,他肯定来。
信安城的吴家大院虽然没有曾经的那个时间这么热闹了,大门上的牌匾也卸了下来,但古宅的风貌依然如故,可称得上信安城里的一座深宅大院,就连后院的后墙也向外拓展了五十多米,做成了一个后花园,虽然没有池塘,但花草树木却种了不少,尤其是王锡昌从深山里采来的一些稀缺树木,把这后花园打造的像江南林园一样。
吴存义夫妻两人住到了后院,母亲程宝珠的那个房间就做成了室内的书房,程宝珠的一些遗留在家里的东西,用三个大箱存在了起来,知道母亲程宝珠回到信安城的可能性已经不太多了,旧房还保留着,就当作一外思念,算算起来已经过去了十四、五年了,只知道她在峨眉山,与峨眉大师静慧师太和李慧珍在一起,却很难见上一面,路途太远了,想去又没有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