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知府把户部的公文收了起来,就带吴强华到各处的粮库巡视一下,吴强华发现有些粮仓里的粮食出现霉烂了,就对延安知府问责了起来“这种粮食还能继续存放下去吗,麻袋外面都已经发霉了,里面的粮食肯定霉烂了,这粮食还能吃吗?”
延安知府说“这个事情我已经向户部提出意见了,粮仓里的粮食最早存放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五年,虽然我们每年都拿出来晒晒去霉,但超过了年限,这种霉变的现象无法避免。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行推陈出新,三年一翻的仓储规定,前方军需的粮食可以经过延安府粮仓进行定期轮换,但因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中间的环节无人能够调度和监管,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因为中转而产生的损耗。仓储损耗虽然每年都有,无论是库存还是运输途中,报损耗是要经过户部批准的,户部也是有严格硬性规定要求的。”
延安府粮仓出现粮食霉变的现象,延安知府说起粮仓里的粮食已经存放多年,霉变的粮食放在仓库里那还是粮食,如果自己处理损耗掉了,那是要上报户部,现存的仓储管理规定有待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
吴强华知道国家粮仓的弊端远远不止这些,看似满满的粮仓,里面是不是就像延安知府说的那样,仅仅是存放已久的现象?粮仓里也有腐败,里面到底是些什么货物,自己到延安府里来是备军粮,也只能点到为止,回京之后再与户部衔接,是人为现象,还是现有环节方面有待于改革,需要全面调查,也不仅是延安府,全国都要这样进行。
吴强华在延安府把户部的公文交给了延安知府,看过了粮仓,就完成了西北之行,回到北京了,没有回家,先到吏部报告,皇上正好有空在宫殿里抄经文,练习字帖。
吴强华走进宫中,恭请皇上圣安。康熙皇帝没有急于就问他西北之行的事情,只说“爱卿,直隶总督任伯源已经病危,现在宫里太医给他治疗,爱卿去看看他,他说话也糊涂了,可能要瘫痪了,爱卿快去。”
吴强华磕头谢恩,到了后宫医院内,看师兄顾宵飞也在旁边,任伯源看见吴强华站在身边,一下子就有了精神,两眼看着吴强华,想坐起来,吴强华上前一扶,发现恩师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吴强华问起了师兄顾宵飞,恩师为什么会病到在宫中。
顾宵飞说“我三天前刚刚从江西调到朝中户部,不然我也不会知道的这么快。师傅是在昨天下午,在乾清宫向皇上报告的时候倒下的,因为事发突然,皇上说让太监把师傅抬到了后宫医院,太医先用百年老参吊着,太医说师傅是心肌突发急性梗塞,现在生命虽然已经没有大碍,但很可能就此瘫痪了。我赶来的时候,师傅已经无法和我说话了,其他的事情我也不知道。”
吴强华自到江西上任承宣布政使司之后,就很少与师傅见面了,调到北京在皇帝身边的南书房行走,康熙皇帝有严格规定,南书房的大臣不能私自与外官联系,虽然保定离北京很近,但吴强华不能去看恩师,也无人可替,在皇城中碰到也只能是点个头。
这些恩师都知道,相见时都是笑逐颜开,对吴强华十分满意,点头以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