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这边的事情之后,康采恩立刻转身和王安石一起回到了他们乘坐的船上。
而苏颂早就已经在床上置办了一些酒菜,坐等他们两个人的回归,一看苏颂的神情就知道,肯定有什么好消息在等着他们。
果然,在他们落座之后,苏颂就取出了一封来自汴京城的信,那是苏绅回复给他的。上面的内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同意了他们几个的摄像,如今这个宋夏交战的局势之下,只要能够帮助朝廷扩大收入的来源,就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所以诉讼的父亲苏绅不但在回信中表明了支持的态度,还认为这一态度很有可能也会是其他人所秉持的,
只不过书信当中也指出了一个隐忧之处,那就是文坛上的支持之声,并不一定会得到正实堂的支持,如果有些久经宦海的能吏也站在他们这边一起发声,那定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少政事堂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借口用来反对。
这话当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哪怕是在文教昌盛的宋朝,那些填诗作词的文人,也不会被认为是有治国才能的,要不然当年的柳永也不会去奉旨填词,不过他的这份担心显然是有些多余的,因为他身边的王安石恰巧就出身于这样的宦海之家。
在看到书信上的内容之后,王安石力可以拍桌子,表示将会休书一封给他的父亲王益,让他帮忙联络一群志同道合的基层官吏一同上书支持文坛领袖们的这一号召,如此以来,无论是道理上,还是声音的洪亮程度上,他们这些人都将不落下风。
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事,他们的这些所作所为,很快就引起了一些人的警惕,那些思想相对保守的北方大地主们,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是反对他们的力量。
不但康采恩原有海货贸易的法律问题被逐步放大,就在他即将成立的那个庞然大物,也迅速的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忧,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对海外的图谋,早就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围攻,说他想要借助大众力量在海外立国,并且图谋不轨的大小人物,更是已经充斥汴京上下。
毕竟在之前的斗争当中,还有很多没有彻底撂倒的京城怪兽在作祟,尤其是围绕在汝南郡王赵云让旁边的那些货『色』,早就已经展开了对抗凯恩的攻击,而康采恩恰在此时离京南下,这让他们仿佛闻到了一次动手的绝佳机会。
甚至,有人早就已经把官司打到了赵祯面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