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昉闻言不禁面『色』一肃。朗声应答道:“岂敢不效死命。”
就这样,康采恩意外的成为了皇子的保护者。
而几乎与此同时,汴京城里的文武官员们也因为皇帝下达的最新圣旨而吵成了一团浆糊。
赵祯在事关皇子安全的问题上。显然有着较高的工作效率,所以天一亮他就召见了,负责书写圣旨的知制诰,迅速的完成了圣旨的书写工作,并且送到政事堂里随便抓了只宰相参政盖上了附属的nn。
当然按照流程,在此之前他的玉玺也必须执行相应的功能。于是。这样一道法律程序认可的圣旨。
可是这道旨意的冒失程度,跟康采恩的那个建议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朝臣们绝对不可能放弃对它的质疑。
当即便有朝臣嚷嚷着要去觐见天子,问一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有些门路的官员甚至开始联络相熟的宦官,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很快一些谣言就被他们这些人搜集了起来,听说皇帝陛下昨天在赵建国康采恩之后,便再也没见过其他人。
听说皇帝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某件事情,直到晚上才作出决定,而陪同他做出最终决定的人竟然是曹皇后沈太妃,还有一个枢密院的老间谍。
听说皇子的身体状况好像不太好,所以才需要出宫静养。可是汴京城里云集的天下名医,哪里还可能有治不好的病呢?
于是御史台的那些乌鸦们便开始叫了起来,他们要求审问康采恩和那位枢密院的间谍,但这一要求立刻遭到了枢密院的严厉呵斥,因为康采恩即将踏上战场,他能否活着回来都是个未知数,而一个11岁的孩子都能够做到如此慷慨激烈的地步,而他们这群御史台的乌鸦,却只能在朝堂之上叫呱呱,尽说些没有用处的事情,实在是徒惹人烦。
至于那位隶属于枢密院的老间谍,枢密副使晏殊在翻阅了文档之后,立刻想起了40年前的某些往事。虽然那个时候他才刚刚弱冠,但是,那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于是这个平素里的老好人立刻跳出来将御史台骂了个狗血淋头,就连他的女婿富弼也不知道泰山大人究竟吃错了什么『药』。
要不是富弼和他的连襟杨察舍命拽住,恐怕那些个御史台的官员们,早就已经被枢密副使大人揍进了太医院。
要知道,有些人是能够拿着上朝所使用的笏板,把亲卫牙齿打掉的。
但宋朝奇葩的官僚机构设置却给这位老枢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欲试台的那群乌鸦虽然在他的恐吓之下停止了叫唤,但谏院的那句混账,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唧唧歪歪了,于是这位枢密副使大人再次冲上去与他们理论,但是张方平其实那么好惹的,于是双方立刻扭打在一起。
在宋朝重臣之间相互斗殴,并不是没有先例的,甚至,用类似武将摔跤的方式决出文状元,也是曾经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因此欧洲这种事情,对于重臣们来说,是要时刻准备着的。
当然啦,这种事情也是要时刻准备着的,于是宰相杜衍立刻冲上去,拽着老伙计晏殊的水桶腰就往后跑。
吕一姐最喜欢看这种热闹了,她哪里容许双方就这样算了,于是立刻跳出来,名为息事宁人,实为挑拨离间的说道:“大家都是朝廷的重臣,岂能做出如此不讲身份的事情呢,有里是要说清的吗?哪里能动手呢?动手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啊,咱们得先把道理讲清楚嘛,对不对?好了,你们现在可以讲道理了。”
既然首相大人说要讲道理,那就讲道理好了,于是,皇宫南侧的“办公区”再次炒成了一团浆糊。
皇帝当然也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他甚至没有心思去查看一番因为他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冲动了因为下完那道圣旨之后,她的心里突然变得空落落的,反而时刻担心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可惜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派去面见康采恩的程昉。已经结束了沟通的使命,然后将康采恩的誓言原原本本的带了回来。
皇帝赵祯不知道为什么康采恩要反复的强调他是自己最后的盾牌。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而已,那么弱小的肩膀几乎还需要家长的呵护,有哪里能够抵挡住什么风雨,怎么能和盾牌相提并论呢?
可是皇帝注意到,回来的程昉一脸的坚毅,似乎是受到了什么话语的鼓舞,或许正是康采恩所说的那番话吧。
“哎!”皇帝叹了一口气,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容易热血澎湃的,做出什么怪状的事情来,可惜呀,他如今已经40有余,再不是那个年轻的赵祯了。
倘若不是身旁的这位年轻宦官,与那个连年轻都还不到的武臣。他这辈子恐怕再也不会有如此的感受。
只是他不知道,此时的康采恩也不好受。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n道贩子康采恩,”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