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慷慨竟然就组织起了一批人手,准备探讨一下在黄河流域如何采掘河沙的问题。
列席会议的高继宣同学当场表示官面上的事情交给他来打点,只需要掏些银钱出来雇佣足够的劳动力就行了,河沙这点儿小买卖没有多少人能够看的上,也难得有如此闲情雅致,竟然会把主意打到这上面来。
康采恩被他的这番话给逗笑了,当即表示就按他的意思去做好了。
折继宣则不甘落后的表示雇佣人手,这点小事,他们折家就可以解决,康采恩什么都不需要动手,只需要负责销路就可以了。
康采恩当即兴奋的表示,如果观念上的疏通比较顺利的话,高继宣可以从这份买卖当中抽取5的干股分红。而折继宣那边的劳动力推荐,也可以得到不菲的报酬,每推荐100个优秀劳动力,便可以得到十副铁甲。而如果这100名劳动力在康采恩的沙场做满一个月的活,那么这家还可以得到20贯作为答谢。
折继宣一听这个筹建方案,立即兴奋得不得了,他当即表示可以招募5000人过来参与劳动,这是奔着一个月赚上1000贯钱去的。
要知道,在熙宁变法并大规模开采铜矿,铸造铜钱之前,贵金属货币在北宋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这1000贯钱,说不定可以帮助他们折家做一件好大的事情了。
看来,这个折继宣也的确如同传闻当中所说的那样,是个贪婪无度的家伙,连这点儿小买卖他也想着用人口数量来填,可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丝油腥味儿啊。
不过能够发动本地的豪族也是件好事,正好刚才你还想在这里继续保留一些存在感,倘若以后再和谢小人打交道的话,这里也可以为他提供不少帮助。
在大宋混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边境多多积累战功。自从宋夏战争开始以后,宋朝的节度使几乎就成为了军功文臣们的荣誉加衔。
虽然宋朝也有爵位这种东西,但一般起不到什么作用,只是徒有其表的华丽荣誉而已。而且即便是文臣得到的爵位也特别好听,因为他们会在公侯伯子男前边加上开国二字,这样听起来好像就是裂土分封别立国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样的村子大多数都需要老老实实的呆在朝廷,李孝利如果谁敢有不臣之举,宋朝的确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制,但让你痛不欲生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尤其其中许多条在历史上都是出自于他们的同僚之手。要是谁真的在边境立有战功,那么他的觉悟人面前应该在开国之外再加两个字,武功。
但在历史上能够得到这种爵位的人可就稀罕了,这也是宋朝后来推崇爵以赏功的基本原则的最后纠正,但是这种纠正进行的也不是特别到位,至少推广的不是特别有效,直到宋朝灭亡,宋朝的文武官员们也不怎么重视爵位制度。
但是后来的明朝吸取了宋朝的这个教训,他们将爵位的获得者抬升的极高,但凡拥有爵位,哪怕仅仅是个自觉,也是超过一品大员的存在,如此以来便形成了一个可以世袭的军功贵族集团,然而不幸的是凡是新的东西总会出现更高的变坏概率,因为他无法让统治阶层源源不断的得到鲜活的血『液』,只能被动的接受血脉的传承,如此以来军工集团很快向黄石中心一样腐烂不堪,这也造成了大明的疲敝羸弱。
当然大宋王朝也没好到哪里去,文官政治早晚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这是对统治者更为有利的选择,因此他们不可能抛下这一点去追求武将们的支持,因为武将们除了战争之外并不擅长在生产建设方面的贡献,而没有本钱是打不起仗的,因此统治者们只能在文官那里寻求统治知识,而不能从我这里得到。所以说,即便后世我们也可以从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上得到这样一句话,党指挥枪。
自从统治者能够获取或者需要处理的信息变多之后,他就越来越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帮助他,因此最初那种文武双全的人才,最终特化成文武两派甚至特化成更多不同的种类。
这也造成了皇帝必须倚仗其中的一个派别去团结其他派别,继而在间接的统治整个国家。到了后来,上绘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不再仅仅是文化精英们组成的文官官僚集团和士兵们组成的军方,就连商人和科技者们也慢慢的走上了政治的舞台,普通的劳动者也学会了发出自己的声音,除了农民受到某些历史传承的局限之外,几乎其他人的声音都非常的响亮。
能够让这些人快速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国家制度,都迅速的取得了近代史上发展的效应,然而依旧坚持着文武制度的大清帝国,最终只能用一首凉凉来结束自己的小命,这就是从宋朝这个出发点开始,可以审阅的未来1000年的文明发展历程。
爵以赏功其实早就已经出现,但明朝时期的重新强调,是对这一军事制度复古浪『潮』的一次伟大尝试。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无论是多好的军事制度,都需要先进的政治制度,财政制度以及其他杂七杂的东西配合才能发挥出作用,一个国家并不是某个领域单独在战斗的,越是发展起来的国家越是如此,越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越需要用灵活的制度来弥合他们先天的不足。
但明朝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清朝人怎么还比不上明朝人,但宋朝人或许还有抢救一番的希望,至少在康采恩看来是这样的。
所以他希望得到更大的权力,以宋朝为蓝本,走出一条直奔近代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