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对于个体来说,当然不可能算是陌生的存在。
可是,大宋的主要军事力量还是用来进行陆地防御的,因此大多数人对水上的船只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熟悉,虽然他们也会接触一些,但要说知道其中的哪些道理却是很难的事情,至少对于高继宣来说,他对这方面的东西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父子二人竟然在这个时候。十分巧合的帮他回忆了一下,或者说是临时恶补了一下船只及其相关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这让高继宣觉得这两个人的学问实在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唯有中国的大多数科学技术基本上都是从经验当中慢慢归纳总结出来的,因此绝大部分东西的产生源头大概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并不可能确定其中的某一个人或者特定的几个人物只做了哪些贡献。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部分东西的发明都被附会在一些传奇人物甚至神话人物身上,比如说黄帝和他的妃子们就是很多东西的发明者,至于其中真假,却是一时半刻之间不方便辨别的。
不过康采恩等人谈起船只制造历程的时候,却并没有提到黄帝这两个字。
这和高继宣的认知显然是有所出入的。
但是康采恩诡异的描述方式,却让高继宣一时之间觉得热血沸腾,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康采恩确实在悄无声息之间做到了这一点。
“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的祖先们在造船技术上有着相当之高的噪音,至少在商代以前,他们就已经能够借助大量的技术材料制造出竹筏木筏之类的东西。那个时候的树木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有很多都是生长了数千年的古老大树,其一直尽可能大的让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借助它们来制作独木舟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没错,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到了走的时候仍然没有改变,要不然那个老匹夫也不会动不动就要乘桴浮于海,不过话又说回来从山东办到出发的话,很有可能会漂流到两个地区,或许那里的古代越人就是从胶东的那些东夷手中学会了某些船只的制造技术。”
听到康庆国的这番话,康采恩不禁想起在月国基地的那些人,说不定正是处在这个时期,不过他可没有康定国这样喜欢搬弄牢知识点。他为康定国带去的是一个后世有很多学者都在猜想的可能。
“没错,如果乘着独木舟顺水漂流的话,的确有可能出现在杭州湾附近,但也有可能出现在更北的地方,比如说朝鲜日本或许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发现了前往日本的航线,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有很多人都认为北美洲的那些印第安人就是在商朝的时候,通过类似的方式横渡了白令海峡出现在了太平洋另一端的大陆上,这样的探险精神,可比我们后来的长成就要大出不少。”
哗啦啦一声雷响,高继宣虽然不知道太平洋是个什么东西,也不清楚大陆这个词语究竟指代的是什么。但他从康采恩的话语当中毫无保留的听到了他对祖先的赞扬,这是符合高继宣现有认知体系的,而且更让他感到热血沸腾的事。康采恩在谈到华夏技术发展的时候,采用了一个叫做毫无疑问的说法,而且他毫无疑问的事实竟然在2000年之前的商代,这就意味着此人对于华夏文明的忠诚,的确如同他父亲所吹嘘的那样,只不过越是这样对文明的忠诚,越很有可能在看到宋朝的积贫积弱之后,而对生活感到不满,或许这正是他迫切的想要进行改革的原因。
如此说来,她好像又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康采恩的心态问题,或许这个人并没有那些文官们想象的那么,只不过是因为大家还没有看透这个人的心里究竟在念叨着什么,他和古代的士大夫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只不过如今的士大夫美所关心的是朝廷和nn,而他所关心的那个东西叫做文明文明是什么?高继宣不太清楚,或许是天下苍生一类的东西,亦或者是更加重要的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个人的心中潜藏着浓厚的华夷之辨,如果想要在这个看似开放实则保守的人那里寻找到他出卖华夏利益的证据,那么唯一有可能奏效的方式应该就是捏造诬告。
如此说来,大宋王朝的确可以放心大胆的启用此人了,不管她将来会带给大宋王朝的究竟是幸福还是灾难,他都不会背叛大宋王朝,至于大宋王朝有没有那个技术承受此人带来的那些改变,那就要看大宋王朝在建国之初究竟定力上的怎样的制度根本了。
如此一篇洋洋洒洒的折子又可以出现在皇帝赵祯的案头了,而他很有可能也是老迈的高继宣,能够为皇帝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这个时候的老天爷似乎也感受到了高继宣心中难以掩饰的悲怆,他竟然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虽然最初的雪花颗粒并不算大,但就连那个借给高继宣军衣的哨兵也开始为这位老将军担心起来了。
军用大衣的保暖效果是可以公认的,但是,在这位年迈的老家具那里,就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当中的程度了。
没过多久周围的几个哨兵就同时发现老将军开始抑制不住的打起了哆嗦,显而易见的是他已经感受到了寒冷,只是他还一直忍着不肯轻易离开,似乎那天要和康采恩商量的事情非常重要。
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劝说他,因为他们都为这位老将军的毅力而感动,如果有人胆敢贸然那么做,那无疑是对军中传统的一种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