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棱堡,就是凹多边形的堡垒。至于凹多边形,那就是有至少一个内角大于180度的多边形。
当然简单的凹四边形并没有多大的防御意义,所以在设计棱堡的时候,至少也要画出个海星的形状来。
不过这样简单的几何形状也要面临着一定的考验,向外探出的触角很容易找到两面夹击,毕竟它太过狭长,尖端部分有可能不处于主体建筑炮火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像这样的棱堡,必须在触角之间填充其他防御设施。
这几天就有一个比较讽刺的矛盾了,如果填充的购买,那它和常规的城池就没有多少区别,顶多人家四边形它五边形而已,但凸多边形都很容易被包围,因此触手之间的填充物应该是更小的触手。这样才能继续延续棱堡的设计精神。
话说龙宝的设计精神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摊开手指设想一下,这是一座巨大的城堡,然后有无数细菌正从你的手指缝里向首长进攻,这个时候你的免疫大军就站在你的手指上向他们『射』箭,你看他们在进攻的过程当中是不是遭受到了两面夹击呢?
当然真正的棱堡是要比手指短许多的。这个短当然不是指具体的长度,而是指相对于主体建筑或者说手掌的比例而言。
如果不明白的话,那就用鸭掌而不是人类的手掌去比喻好了,鸭蹼就是棱堡触角的填充物,也是主体部分的延伸。只不过压迫没有小级别的对外延伸,但是典型的能跑是应该有的。
比如说沃邦1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他是一个比较圆润的五角星作为主体框架的,但五角星的各个突出部之间还拥有着杂七杂八的小兔兔,而这些填充物之间也是很有意思的。
因为它和主体建筑也就是那道宽阔的围墙连在一起,将会形成一道宽阔的作战平台,为了防止敌人在登上这座平台之后得以顺利的进军,所以这层平台被修筑得起伏迭『荡』。
换而言之,如果我们俯瞰下去的话,这个五角星并没有什么太奇葩的地方,但如果我们一刀切下去,然后看它横截面的话会发现它的高度是起起伏伏完全不同的。
虽然说这样的填充过程比较耗费建筑材料,也比较考验建筑工艺,更比较考验设计思维和施工准确程度,但是,只要带领着工匠们修建几个,基本上便可以很快的把这种方法传递下去,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华夏文明在建筑方面的天赋,简直让人无言以对,除了西方的方法和逻辑需要普及之外,勤劳刻苦之类的素质是不需要康采恩额外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