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这方面没有。
如果非得说有的话,那也是四回了,去年签订的某些合约,但那合约是吴国与越国签署的。他刚才在当时算不上是能够摆到桌面上的人物。因此当然没有资格出现在合约之上。
而这次情况已经悄无声息的发生了改变。
就在李靖和康采恩交谈的时候,一封来自基地的快报被呈递到了他们二人面前。
吴王阖闾已经率领精锐出现在了姑蔑国故土的北部边境地带。与此同时,吴王阖闾还在战场上扬言,说这次攻击的只是刚才而已,与越国其他的贵族一概没有关系。
这样的言论分明就是在把他刚才和越国的各个势力分割开来看待,而这也正是此次战争当中最为阴险的一手,虽然康采恩并不知道究竟是谁为吴王阖闾出了如此下作的计策,但毫无疑问的是越国贵族美和康采恩之间的关系早就已经不像从前那样融洽了,或者说他们好像根本就没有融洽过。
康采恩来到越国的时间并不常,呆在越国的时间也不多,但它却迅速的获得了越王允常的信任,并且在基层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包括农业合作社和广泛设立的教育机构。
这些措施都让底层的百姓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农业方面的合作和技术的传授,迅速的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教育机构的设立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加不可限量的未来。
所以他才能在越国境内树立了相当之高的威望,可是这些威望上来自于大王下,来自于黎明与中间的贵族,偏偏就没有任何联系。
其实话说回来想要和他们有所关联的话,也非常之简单。让越国在去年取得农业丰收的最大功臣,其实并不是刚刚展开教育的种植技术,而是康采恩从20世纪贩卖而来的先进农作物品种,这些品种当然也可以轻松的汇集贵族们的耕地上,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巨大的丰收,但是康采恩却偏偏没有这样做,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如果那群贵族们在一场胜仗并且获得大量财富之后,又迅速的得到了食物上的补充,那么他们哪里会将钱财拿到市场当中来循环在这个市场制度并不完善的春秋时代,没有人主动花钱,又怎么能够让商品流通起来,制造相应的氛围呢?
康采恩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这种花钱买东西的氛围,贫苦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辛苦制造出各种合适的商品,而那些有钱的贵族们就应该把钱掏出来进行购买,而不是让他们去掌握这些东西的生产和制造技术。
可是贵族们的贪婪向来都是毫无止尽的,当他们看到原本被自己踩在脚下的屁民们竟然取得了大规模的分数,而他们的封地里,佃户们辛辛苦苦的忙碌一年,却没有接触多少粮食来,这让他们又怎么能够甘心呢?
因此他们痛恨刚才,倒不仅仅是因为康采恩的封地当中出产同款儿童料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之一,不仅仅是因为青铜器的盛行,还因为绝大部分的货币都是通过铜来铸造的,这也就意味着刚才在这个时代,掌握了财富的源泉。
这毫无疑问是让人感到羡慕的。
于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现象也就随之而来了。
但是在这之前康采恩都没有受到这群人的主动攻击,虽然他们在越王勾践那里说了很多坏话,而这些都不是康采恩这个外地人能够迅速获得的消息,倘若他们成功的话,那么康采恩很有可能会被打个措手不及。但知道太子夫差率领着士兵们冲进康采恩的风景之中,类似的现象也没能够顺利的发生。一来是他们想要动员的,屁民们好像不怎么听他们招呼,二来,越国大王的意思也显得暧昧不清。
而这些都是曾经与康采恩过从甚密的人物,这也就意味着康采恩之前的施舍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可是这些东西绝对不可能挡住那些贵族们的野心,只是他们因为无法调动充分的力量,无法得到国君的许可,而不得不在私底下酝酿着自己的愿望。
但是吴王阖闾的宣言却让他们把这些私底下的东西,堂而皇之的拿到了桌面上来。因为吴王阖闾恰恰戳中了康采恩现在的要点,那就是得不到越国贵族们的支持。但不可能凝聚成一股一股的力量。而他在岳王那里的印象。虽然能够短暂的保住他的小命,但却无法让越王不断的下令支援于他,因为他才是贵族当中最大的那一个。这就意味着康采恩其实也是在和越王允常作斗争。
于是现在的康采恩终于陷入到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之中。
或许抗战期间的某些国军将领们的遭遇与他现在的处境有着几份类似的地方,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当然她对越国的忠诚,比起某些国军爱国将领对于华夏文明的忠诚来说,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一股血涌他还是能够汲取出来的,小小的吴国竟然也盖在她的面前耀武扬威,他正缺少一个合适的借口,把那块富庶的苏杭之地变成自己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呢。
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块,实在是太有趣味优势了。
2000年之后,湖广熟而天下足的谚语。会传遍大明王朝的天南地北,而在那之前淞沪衣被天下的美名更是早就为天下人所熟知,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不知将这两块地皮控制在手中的话,那么康采恩在春秋时代的阵法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既然如此,那他也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原本他还可以与孙武好好交谈一番,但这一次他准备换一种方式与之好好交流,至于那个吴国太子夫差如此刚愎自用的人物,不好好敲打他一番,恐怕就太对不起穿越者的先知先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