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与美国人合作
吴佩孚是十一月二日离开太原前往通县第三镇的,赵天一亲自将他送是火车包间,临下车时从侍卫陈羽手里拿过一个小提包,放到车厢的床铺上,对吴佩孚说到:“义父,知道您过的还行,包里面是孩儿对未见面奶奶的一点心意,回去以后就交她老人家”,说完,不等吴佩孚开口又指着几位侍卫抬着的一小一大两个木箱对吴佩孚说到:“这箱子里面是一点点军火,义父您是一位军人,所以孩儿送了您几把手枪和相应的子弹,希望义父收下防身”。这次说完,就给老吴鞠了个躬,然后走出包厢跳下已经慢慢开动的火车,再次在下面向吴佩孚见礼,直到越来越快的火车驶出站台,这才回身上车离去。
火车包厢里,吴佩孚打开那个小提包,吃了一惊,只见里面全是白花花的大洋,最少都有五千块之多;还有十根小黄鱼用白布包裹着。苦笑了一下,“这小子还真是大手笔”。然后又让自己的随从将大木箱抬进包厢打开一看,几个人更是吃惊。十几支崭新的驳壳枪和四支柯尔特手枪摆在箱子上面,下面是一排排一板板两种型号手枪的子弹,全部用油纸包起来的;随手拿起一只驳壳枪握在手里打量了一下,枪身上的洋码字说明这枪来自国外。放下手的驳壳枪,吴佩孚又拿起一只美国柯尔特自动手枪仔细看了起来。他很清楚,这款自动手枪是最近才在中国军火市场上出现的,一般人根本就见不到;他也是在太原军官学校任教时看到第七镇新军的几位军官腰间佩戴的手枪没有见过,就要过来看了一眼。后来知道赵天一为他的手下军官基本上都配备了这种自动手枪,但吴佩孚清楚,这种手枪整个北洋军队里面都没有几支。关键是才上市一年多,一来名气不是很大,二来美国军方要为自己的军队首先配备;所以,能流出到国外的就很少。赵天一能为自己的军队配备,显然是有他的渠道。当时虽然羡慕,但也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这家伙在自己临走之前反倒送了几支过来。
看完大箱子的东西,又吩咐随从打开小一点的木箱,发现里面竟然是几套军服、军靴、腰带和折叠在一起的一把铁铲。随手拿起来一看,只有一套并非几套,因为有一件看起来像是马褂一样的东西(战术背心),所以看起来像是几套。用手摸一摸,全都是上好的草绿色帆布制作的,做工非常的精细,腰带也是加厚帆布做的,腰带上还有漂亮的铜质眼扣。放下军服,又拿起那把铁铲看看,入手很沉,显然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是铁做的,估计是钢;最后处握手处是一个三角状的把柄,握起来很是顺手,再看看那个巧夺天工的折叠处,更是感叹不已。他那里知道他的干儿子对这套军服还是不太满意,迷彩这种后世简单而又容易生产的布料,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可是一个大问题;归化城的几家纺织厂和印染厂试验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让赵天一想让自己的部队穿上迷彩服的计划又得往后推。但这些其他人不会觉得什么,反倒认为这已经是很好的军服了。就像现在的吴佩孚,看着床上的大洋金条和一箱子的手枪、军服,又想起赵天一昨天晚上的表现,心下里即是感慨又是高兴,自己这个干儿子,没有白认啊!
吴佩孚一个人在火车上感叹时,赵天一已经来到了山西大饭店西楼荷花厅2006房,他是来找那位美国造船厂的主席亨利·亨廷顿的;人家既然从那么大老远的地方来找自己谈这不生意,已经说明了他的诚意,自己也不能藏着掖着,只要价格合理,机器设备都是新的,为什么不卖呢?
对赵天一的来访亨利早就做好了准备,两个人寒暄几句以后就直奔主题。“亨利先生,我的造船厂将来以生产军舰为主,兼有制造民用船只的功能,但前期是以生产民用船只为主。最后的计划是年生产能力为二十万吨,到一九三〇年我希望船厂的生产能力能够达到一百万吨”。看着吃惊的亨利,赵天一没有理会他张大的嘴巴,而是继续说到,“市场有了,我希望贵公司能向我方提供最新而不是淘汰或者替换下来的造船设备,包括最新发动机的生产设备,并移交相关专利”。之所以要特别说出“最新而不是淘汰或者替换下来的”这句话,是因为赵天一在后世听说过这样的事发生:后世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外国企业公司买给中国工厂的设备,要么是淘汰过的,要么是替换下来的,全部刷上新的油漆以后运到中国,让很多中国企业吃了大亏。赵天一可不希望自己也上这样的当,所以一开始就要说明。
心下里早已被赵天一宏大的造船计划震惊的亨利,哪里还会在乎他话语中的那些提醒,不是他不在乎,而是如此大的生产量已经让他决心全力配合了,怎么还会有用次品替代的想法。就算赵天一口中的二十万、一百万并不是在美国造船厂制造,但想一想生产这些船只的设备,也是一个巨大的利润蛋糕。于是他爽快的回答到:“这个赵先生可以完全放心,我们一定会提供美国最新的设备,我们船坞公司刚刚和通用汽车公司在燃气轮机方面合作开发了一款新的产品,如果先生的船厂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不过价格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