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三六七章
杨得胜营长的困『惑』
平山、梅山,两座小山都位于惠安县城西北面,梅山在东平山在西;距离县城也就一公里路程,海拔高度刚刚超过一百米。虽然不高,但在这靠近海边地带,也算是一个居高点,一个战略要地。杨得胜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地形,按照支队长钱凤鸣的命令将自己的一营加上新兵平均分配在这两座小山上面。他将二连和三连三百余名老兵,加上新招收的一百八十余名新兵共五百四十余人,安排在梅山上防守,由二连连长丰树平和三连连长冯连升两人任正副指挥官指挥作战;他自己和一连连长何杰带领一连和剩下的三百余名新兵共五百余人守在平山。
至于能不能守得住,能守多长时间,说实话,他这个营长一点信心都没有。要知道,护国军两个支队也就四挺广东制造军械厂仿制丹麦麦特森式8毫米轻机枪,步枪两千多一点,有三分之一的使用冷兵器。第一营的情况稍微好一些,达到了人手一枪,另外还有一挺机枪,不过五百多新兵手里只有大刀长矛这一类的冷兵器了。他们的作用也就是凑个数壮壮自己人的胆而已,正真要厮杀,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拔腿逃命。
由于孙大炮革命党一贯都在南方活动,反对『政府』的事情和人大都出自南方,袁世凯『政府』对南方各省地方官员都不太放心,连带对各省的军队顾虑也颇深,军队的装备以及换装方面的速度自然很慢。赵一天在担任全军参谋总长和编练总长一职时,虽然有要求各省军队做训练编练,淘汰老兵和兵油子,增加军队的新鲜血『液』,然后更换装备(南方各省军队除了原效忠袁世凯的直属军队,各省自筹陆军装备都很差劲,多数使用的还是大刀长矛冷兵器,有火器也是前清遗留下来的*步枪,几乎没有五发装的较先进步枪)。
可惜赵一天在位时间太短,也仅仅只是将自己系统内的陕甘青疆藏蒙晋豫(西北)热(河)奉吉黑鲁等省份的军队,包括地方保安团换装完;加上袁世凯的一些嫡系部队,如长江上的曹锟、江西的李纯、天津的陆锦、四川的李炳之(王士珍手下)等。南方各省军队,能够获得赵一天装备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一来就是上面提到的原因,二来南方各省军队将领对编练这件事实在是不怎么上心,认为这是『政府』在变相的缩减他们的军队,借编练换装的名义削弱他们的力量,所以暗地里对手下军队训练出工不出力,对参谋总部和编练总部派下来检查的人不阴不阳,结果自然通不过的是绝大多数,换装一说自然流产。
就算好不容易通过个别部队,北方各军没有换装完毕前,他们还需要等待;可这一等待,赵一天就被撸了,新上任的冯国璋自然没有武器为他们换装。不但各部无法换装,就连负责编练军队的编练部也撤销了,军队的缩减训练提高战斗力一说也就黄了。此事对于各地军头们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不用减少军队,自己的实力自然又回来了。于是在赵一天离开参谋总长位置后,各地刚刚被缩减的军队又开始快速膨胀,形形*的军队名称也随之出现,所谓的这个“福建下游护国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不要说和赵系军队比,就是和一般北洋军队相比,相差也是极大。这一点,身为福建陆军小学堂(前身为福建陆军武备学堂)毕业的杨得胜心里面很清楚,所以才会有之前“打打看”的想法。
“营长,他们开始进攻了”,何连长的话打断了杨得胜的沉思,他赶忙将注意力集中到眼下,举目朝平山山下看去。果然如何连长所说,山下的敌军已经开始集结队伍准备进攻,自己所在平山下是这样,不远处的梅山下也是这样。不过让杨得胜很纳闷的的,进攻这两个小山头的军队人数明显很少,最多也就是一个连百多号人,敌军大部队不但没有理自己,反而继续沿大道一路开进了惠安县城,一路则绕城向西进发了。
“看来敌军是不准备把心思放在这边,一心是想要进攻泉州了”杨得胜心里面已经开始打鼓,敌军的做法显然和支队长的想法有误差,靠自己这一个营加上数百新兵,是绝对无法拖延他们步伐的。想到这,他立即朝身边的一连长何杰喊到:“何连长,你马上派人骑马赶回泉州,向支队长报告这里的情况,我们无法拖住敌军,他们已经在向泉州开拔了,要支队长想办法。我们这里尽量早一点脱身,赶回泉州和他们会合”。
看着何杰快步下去的背影,杨得胜又补充了一句“让我们的人沿途不要耽搁,不要去理会其它事情,只管回泉州传达命令就好”!杨得胜的想法是在这里先打打看,不行就带人从两座上背后撤退,从西面快速赶回泉州,凭借本地人熟悉地形这一点,他相信自己能够先山东军队一步回到泉州城。当然,最坏的结果也有,如果无法西撤,最后只能北上进入大雾山,凭借山势地形的掩护撤走,不过这样一来时间和路程是就要远很多,肯定无法在山东军队到泉州之前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