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武还头一次被这么正式的采访:“都丫头想出来的主意,赶上手头包材不全,逼出来的主意呗。”
于是,又把村民编筐的热情渲染一番,许飞的情绪跟着也受到鼓舞。
“丫头?”许飞对这个称呼听着有些耳熟,想了一会这才想起,之前报纸等的寻人启事就是说的她。
不过来之前,报社领导特意交代过,这位江小池同志,脑袋受过刺激,采访只能采访关于收购土豆的事,其余的事情都不要问。
群众的人情永远是高涨的。
就像装车这种活,就永远不用招呼人。
不管有没有自家土豆卖,全村人都都过来一起装车。
装袋子的,一人扛起一袋就往车上扛。下面有人扛,车上有人接,寒冬腊月也抵挡不住热情的风火。
最热闹的是抬筐的。柳条筐编的大,一大筐土豆连皮称的三四百斤,得四五个大老爷们一起从地窖里往外抬。
唯独车上接筐的人活干的精彩,这一幕许飞都看傻眼了,只有甜水村的村民见怪不怪,时不时传来戏谑的夸赞。
车上的人是谁,不用猜也能知道。
江小池力气大,四五个大老爷们抬着都费力,她双手一提便轻飘飘的将装土豆的筐接过。一般力气小的,怕只提个空筐都觉得吃力。
筐大,江小池劲头足。江小池怕用过了力气伤到人,一个人在车斗上,跟抓钩机似的,一筐一筐的土豆码放的整整齐齐。
许飞来了兴头,挎着照相机就要过去。
江大武眼尖,一把将许飞拽住:“许同志,同意你们过来采访,但村里是跟报社提前打好招呼的,除了江小池同志,甜水村的人可以随便采访。”
许飞这才想起这项硬核要求。
许飞搞不明白,但凡自己下基层采访,没有一个不盼着上报纸等等头条,唯独这个甜水村,一切有关江小池的事都遮遮掩掩。
其实江大武也不想这样,只想起江小池失踪那六年实在可怕。
这六年江小池在外经历的事和接触的人谁也不了解,若不是牛棚几年牢苦,江大武又何尝会有这样的心机。
许飞遗憾:“那不采访,单给江小池同志照一张相片用作报纸宣传,您看可以么?”
江大武见许飞依旧纠结,当即拉下脸:“许同志,我建议您可以去采访返乡知识青年江朝阳同志,也可以去采访身残志坚跟村民奋斗在第一线的宋成同志。
甚至,您还可以采访甜水村每个实实在在的村民,唯独在江小池的问题上,希望许同志不要碰触。”
许飞不敢再跟江大武争辩,再澎湃的热情在江大武的打压下都冷却几分。
可江朝阳和宋成报纸都上过不止十七八遍,自己若再写,岂不是一点心意都没有。
许飞无奈,最后选择向最基础的人民群众走去。
江大武看向江小池,恨铁不成钢,冲江小池吼了一嗓子:“丫头!你给我下来,咋的村里没老爷们了啊,你个丫头家家到处显摆!”
江小池憨憨的笑了笑,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还是顺从的下了车。
“叔,喊我干啥呀,我闲着也是闲着。”
(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