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您怎么糊涂啊,您在家排行十三,濮王二十八个儿子,如果濮王是父皇了,那么咱们儿子没立太子之前,万一有什么闪失,您那些亲兄弟可都是皇位继承的人选啊。”皇后咬着牙说道,
赵曙叹了口气:“皇后,你可能是想的太多了,我只当我疑心重,原来你的疑心也不轻啊。”到这个时候,两个人的语气都缓和下来,皇后低声说道:“圣上,不是我疑心重,咱们还是快点找到仲针为好,若是找不到只能立赵颢为太子了,我曾听说,之前皇上生病太后垂帘之时,私下召见过汉东郡王赵宗沔,若说当时情况,这事可不是小事,幸好皇天庇佑圣上身体恢复并请太后撤帘,我是想,万一哪天皇上身体不适……”说到这,皇后说不下去了,他们夫妻从小定亲,感情很是深厚,就连赵曙做了皇上,也没有再册封什么后宫,皇后当然不希望皇上赵曙有什么闪失,但这些话又不能不说,
赵曙听了也是一惊:“这么大的事,皇后因何不早说,也没人对我说起啊。”
皇后嗔怪到:“自从圣上降旨杀了任守忠,宫中之事有谁还敢在圣上面前多说,要不是皇太后这么痛快的答应濮议的事,我也想不到这一节。”
赵曙直冒冷汗,原来曹皇太后早有找人取代自己之心,若是说别人还可以当笑谈,但是汉东郡王赵宗沔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和英宗赵曙是亲兄弟,均是濮王正室所生,自己若没有立下自己子嗣做太子,赵宗沔就是最好的人选,“哎呀,幸亏皇后想到这么重要的事。”
皇后叹了口气:“圣上,立太子之事乃是为了未雨绸缪,我看您还是召见内臣陈承礼,皇后见赵宗沔的事他最清楚。”
陈承礼是皇后殿中的太监领班,此时他正在自己房中,一边喝着茶一边听小太监杨戬给他讲宫中的趣事,小太监们在一起每天宫里发生什么事都会传的很快,这小太监杨戬一边给陈承礼垂着腿,一边说着前几天皇上训斥皇子的事,陈承礼听罢啧啧两声:“若是这个颖王将来做了太子,可是不好侍候啊。”
小太监杨不解的问道:“师父,为什么这么说。”别看这杨戬这个小太监,平时在宫中与他年岁相当的孩子面前最是霸道,但在他师父陈承礼面前,他可是十分的乖巧,
陈承礼还没来得及说,就听到皇上的传召,自从任守忠之后,皇上宋英宗赵曙很少召见过太监,这让陈承礼有些不安,好在皇上只是问了问太后召见赵宗沔的事,陈承礼心想实话实说总该没什么事,不过也是他好命,自此之后,皇上和皇后有事就会问问他,渐渐的陈承礼成了皇上和皇后宠信的太监,跟着他沾光的还有那个小太监,杨戬,
知道太后曾有心让赵宗沔取代自己,英宗皇上更不敢让人知道仲针私离京城的事,而且那种随时会被人取代的危机感无时不刻不在折磨他,他自己也清楚,自己登基不久,朝中根基不稳,尤其太后垂帘必然是有大臣支持太后,更何况御史台六位御史罢工的事,在朝中震动很大,此时的英宗如履薄冰,他的焦虑也被一个人看在了眼里,这个人就是负责掌管文集的秘书丞秦敏学,
在朝中众多官员中,秦敏学是与仲针比较熟的一个,一来秦敏学也是年轻但却深得英宗赏识,在英宗没登基的时候,秦敏学就是濮邸的常客;二来秦敏学掌管宫中文集,平时赵仲针想看什么,自然会来找秦敏学,赵仲针一天不来借阅文集,两三日不来,甚至三五日不来,秦敏学都不太在意,但要是十天半个月不来,秦敏学就有些奇怪了,难道赵仲针生病了,即使生病也会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偷偷打探御药房,并没有皇子赵仲针生病的记录,
这日他趁着英宗要典籍的机会,将典籍送到垂拱殿中,见英宗刚刚退朝回来,在房中正一脸焦虑的样子走来走去,秦敏学轻手轻脚的把英宗所要典籍放在桌上,小心翼翼试探的问道:“圣上可是有烦恼之事。”
英宗苦笑了一下说道:“岂止烦恼。”眼下他正愁没人商议,一眼看到秦敏学,想到这个人虽然年轻,但做事干练而且还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了,你与仲针也熟识,你觉得如果他不在颖王府,会去哪里。”
秦敏学可是相当的聪明,立刻猜到皇上是为了仲针的事烦恼,而且他从英宗语气中想到,必然是仲针不知去向,否则皇上不会这么问:“圣上,如果仲针还在京城,那么我想朝中与他相熟的官员都会劝解他回府。”他说完垂首而立,等着英宗的问话,
“那,如果他不在京城,会去哪里。”英宗又问道,
“不在京城。”秦敏学有点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不禁抬头看了看英宗,见英宗满面愁容心想这绝对不是玩笑,此事可搞大了:“若是出了京城,大概只能投亲访友,我想没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知道皇子离开京城不赶紧送信回来吧。”
赵曙眼睛忽然一亮,他自言自语的说道“投亲,访友,这世上恐怕还真有一个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我怎么没想到啊。”
秦敏学疑惑的看着赵曙:“圣上说的是,。”
“还能有谁,这么大胆子又和仲针是好友的,只有罗凯了,唉,我还以为仲针是与我怄气去了秦凤路,还派了密探向那个方向去寻找,怎么这么糊涂就把他给忘了呢。”
“哦~,圣上说的是他,不过罗凯那小子虽然胆子大,但他和颖王是挚友,我想他也不敢加害颖王,而且颖王玩够了就回来了,不如派人去接颖王回来,再治罗凯的罪以免打草惊蛇,他拿颖王当挡箭牌。”秦敏学小心翼翼的开解道,
“你哪知道,若是仲针不早日回来,赵颢年幼啊,万一皇太后催问立太子的事,赵颢如何与赵宗沔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