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顿了顿之后脑子快速转动起来,他在思考,到底是说自己,还是托其他人之名。
经过再三斟酌,刘玄组织了一下言词:“这诗是小弟送给阿姊!”
轻轻一句话,却又一次拨动甄宓心弦,甄宓红着脸低头说道:“诗倒是朗朗上口,只是怎与时下诗赋不同?”
既然刘玄承认这首诗出自他的手,甄宓只是将先前的赋,没有再当做是他写的,她可不认为刘玄是通才。
“此诗小弟称之为七言诗,每句七言,韵及句法无拘束,脱胎于前朝《楼护歌》、《上郡歌》、《凡将篇》、《急就篇》等七言通俗韵文,以及本朝《小麦谣》、《城上乌》、《桓灵时童谣》等杂言民谣而成。”
七言题材并不是没有,荀况的《荀子·成相篇》就是摹仿民间歌谣写成的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体韵文。
但是作为完整七言诗,现考最早的应该就是曹丕的《燕歌行》。
当然,《燕歌行》和《清平调》,两种虽然都属于七言,且又是乐府诗,但其中区别还是很大的,不可同一日而语。
不仅是《燕歌行》属于七言诗草创阶段,用韵、用词、用字的习惯不同,更因为汉代官话和唐代官话的细微差别,以及曹丕、李白二人的性格不同。
这么一说甄宓就明白了一点点,不过归于她终究不是搞文化人士,也就没有继续追问,而是不好意思说道:“既然想要送我,何故将其弃之?”
刘玄不自觉的扣了扣耳朵,憨憨笑道:“自觉此字不佳,以免唐突阿姊,故而新书一卷?”
“哦?”
甄宓满脸诧异,虽然她对字体没什么太大研究,但也看得出来,这一笔字,即使比不了蔡邕、钟繇、崔瑗、崔寔、张芝、张昶、曹操、师宜官、邯郸淳、韦诞、韦康、韦端、姜认、梁宣、田彦和等人,但也是当世少有。
可刘玄仅仅只因为感觉不满意,就弃之敝履。
这让无数工于书法之人如何想?
这些书法大家,哪一个不是浸yin
书法数十年,才达到如今境界?
刘玄才多大,看长相绝对超不过二十,比这些书法大家最年轻的,估计都要少上十几二十来岁。
还能再好,难不成你要上天?
刘玄大概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傲然道:“不信,阿姊且待,小弟这就重新书写一卷!”
因为甄宓的突然做声,刘玄重新写到一半的《清平调》自然也就作废了,只得从新再写。
甄宓怎么可能相信,区区一个束发少年,能够写出媲美当世书法大家的字?
“我来替你研墨!”
砚台研墨一事古已有之,《释名》有曰:「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即是用墨锭在砚台之中研墨。
有人帮忙刘玄欣然同意,红袖添香,绿衣捧研都是男人最向往的嘛。
只不过这个红衣绿袖,却是别人的女人,还是他惹不起的那种。
玩过书法的都懂,在冬天写字是多么的烦人,就这说话一会功夫,砚台上面的墨已经凝固。
甄宓只得拿着砚滴往砚台上面,轻轻滴几滴水,等下用墨锭砚墨之时,减轻阻力。
砚滴,又名水滴、书滴,乃是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饮流斋说瓷》有载:「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
有嘴的则叫“水注”,无嘴则叫“水丞”,明人称之为“水中丞”。
滴好水滴之后,甄宓右手玉指将墨锭钳拿起来,左手带着右手袂角。
一来留仙裙袖子,不似现代修身那种,如果任其垂摆,容易挂到其他物什。
二来也避免衣袖蹭到砚台,导致这一身衣服全是墨水,毁了这身装容。
甄宓砚墨,刘玄洗笔,两人郎才女貌,相辅相成,倒有着一丝珠联璧合之意。
随着甄宓将墨研好,放好墨锭,刘玄也将狼毫分叉处理完毕,踮着脚,弯着身子着砚台将笔放入其中浸染。
至于为什么踮着脚,弯着身子,那是因为甄宓虽然放下墨锭,但却一直在一旁立着,刘玄又不敢太过靠近,只能这样弯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