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也像是刚刚想起的样子:“倒是忘了介绍,某乃是袁太守之谋士,为太守集天下有志之士,听闻公瑾之名,亲来拜访。”顿了一顿:“某却忘了,公瑾好友孙家伯符,也已入我家主公之麾下,只是如今还在孝期,无法亲来效力罢了,若是公瑾同去,也算得上是知己好友共择明主了。”
周瑜实时的表现出一些为难:“这。。。。。。瑜尚在求学之时,先生睿智,故而只学到了皮毛而已,倒是还想再学几年。况且叔父也是得罪了董贼,被罢免归家,家中正是多事之秋,倒不如待公瑾除孝之时同去,也算全了一份兄弟之情。”
这和孙策又有什么关系,主公忌讳孙坚,可不一定会重用他的儿子;又担心乔阳之势,自然不肯靠近,故而三个可能知内情的人中相中了这看似风光霁月、磊落异常的周郎,只是今日一观,倒像是真不知道什么,孙坚去后,主公已经暗地里寻遍了所有能藏宝器之处,却一无所获,到让人怀疑这孙文台洛阳城内得玉玺之事,倒是是真真的存在,还是被有心之人的构陷,一向有几分聪明的谋士倒是有些迟疑了。
乔阳听得兴起,也很惊讶:“所以说你一心想着如何回绝此事,所以到最后也没问出来那人姓甚名谁?”说完还仔细看了看公瑾越发正气的脸:“这不想你啊。”周瑜露出个极真心的笑,说来也怪,周公瑾的脸越大越加精致,却不显一丝女气,笑时如春风拂面,不笑时则正气逼人,也是矛盾的很。
这般一笑,自然是因为乔阳猜的正确,相较于身负长子之责、善交友人的伯符,被兄长顶在前面的幼子自然有装作不懂他人隐藏用意的权利,故而周公瑾又道:“既然先生乃太守大人麾下谋士,不如留下一名帖,也便于瑜之父亲长辈略尽地主之谊。”干脆把父亲、叔父都搬了出来,中年人想起来时主公千万叮嘱还是要与周家搞好关系,才好问出玉玺所在,若玉玺在手,还有什么不可为。在看看青年正经的样子,思量片刻,最后还是交出了名帖。
说话间,周瑜从袖中摸出个帖子夹在手指之间:“芳芷不如猜猜,这人会是哪一位?”乔阳是知道袁术手下有那么几名武将,倒是不知道有什么谋士,况且这位挑拨的意味也是明显了些,不像是有远见的阎先生,剩下的那姓纪的、姓袁的都是武将,估计装起文人也是不伦不类,这没任何提示的就玩猜谜,也是让人为难的很。
周公瑾仗着身高臂长将帖子举起,乔阳苦思冥想,最后默默地摇了摇头:“这可怎么猜?”“怎的不能猜,也算是个大姓。”大姓是什么鬼?忽而想到陈言的话,满心无奈:“莫不是杨弘?”
周瑜点了点头:看,是大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