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罢就回过头去不再看他,旁边的侍从和州兵虽然没有了利刃在手,但是还在对持。
柏永曦撤开手似乎想要过来,但是我扭过头去,望着后面刚刚缓步走来的披麻戴孝人,拢了一下乱七八糟的头发。
那人着衰裳,持竹杖,绑苴绖,绞麻为绳,踏着菅屦。他趿拉着来,身无官服,双目炯炯:“此,千家氏万家名之柩。”
“死者已矣,大人节哀顺变。天灾洪水,应同国丧。”我望着他道。
这便是胡刺史,年过半百的他在边城一带颇有威望,在这些地方已经坚守游离了三十年,来前我见过他的画像,也听说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我忽然想起姜州牧扯谎说是他带走了银两,现在只觉好笑。
刺史监察太守,这样重要的位置是容不得私下交往的,所以每三年都要换一拨,免得让官员之间互相包庇,混淆视听。
胡敬在升为刺史后已经做了四州刺史,都是绕着边疆的苦寒之地,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臣民消息闭塞,这种地方为官也是苦差事,能做好更是不容易。
和先前那位姜州牧不同,他是切实有功绩传回的。他在任期间拉下马四个县尉,两个县丞,两个县令,当年的青州太守还险些被告得连遮羞裤都不剩,正是个铁面无私绝不徇私枉法的主儿。
现在一看这人的性情果真直爽义气,为臣民披麻戴孝,目无长官皇室,开口就是叫我吊唁。
是位好官,也颇有长吏的风范。他静默了片刻,仔仔细细把我打量一遍,方才狐疑道:“阁下是?”
此话一出,大家都傻了眼。
合着他连我是谁都不知道?也是,我现在满身泥浆,还来不及整理仪容,哪里看得出来是一国公主殿下?
旁边的白副尉悄悄凑到他身边耳语几句,他这才恍然明白过来,紧锁双眉压着声音骂:“糊涂!是谁准你们自作主张的?!别以为你挂个姓老夫就不敢动你……”
他跟前两步,深深对我行了一礼:“下官胡敬,任许州刺史,参见公主殿下。恕下官眼拙,这些小子不懂事,请殿下尽管降罪。”
说着,他就真的不动了,真的等我降罪似的。
我虽是公主,可这里皇权鞭长莫及,朝廷管辖薄弱的这里,或许早已没有人知道当今皇帝姓甚名谁,也不知道膝下有什么公主皇子。这种事情我自然晓得轻重缓急,也有自知之明,不会胡来抢别人的职权。
话虽如此,诚意也拿了出来,可是真正意义又是不一样了。
别给脸不要脸——我一直深谙这个道理。
我虚扶了一把胡刺史:“胡大人莫要拘礼,大人这些年为南篁做的贡献有目共睹,况且方才也都是些小插曲,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谁知道这胡大人就真的长揖不起了:“殿下,这些人罪有应得,请下旨责罚!”
我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