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似乎感觉收到了侮辱,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半低着头还吹着胡子:“殿下终究是不信老臣的忠心。老臣信殿下绝不会迁怒百姓,也信殿下并非刁蛮任性之辈。”
“容老臣一言,南篁人都是争强好胜的泼辣性子,殿下隐忍不发,一味纵容,并不能让他们心里归服。”胡刺史言辞中肯,万分认真地进言,“老臣听闻殿下也是武道中人,并不需要遮遮掩掩束手束脚,只管放开来,以殿下的身份,并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
我一怔,忽而感觉此话似曾相识。
似乎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个夜晚,笙歌遥遥,万盏灯起,我在某个角落,望着那个抬不起头来的病弱太子,掷地有声。
如今却换了个角色,成了我被人劝着抬起头来,莫要担惊受怕。
此次寻访最终就是要来许州,体察民情,安抚群众,然后记录所闻所见传回朝廷,便是要在此地小住一段时日了。
如若上街全是避着我的人,出门半只鸟儿都见不到,那肯定是连话都搭不上的,弄不好边城暴动,我就算已经回城,也会被人诟病。
我经不起诟病,我需要良好的口碑。
南篁百姓本就性情豪爽放肆,这种边城里的人更是有种与生俱来,长在骨髓里的随心所欲。我从头至尾表现得礼贤下士,不问缘由,毫不苛责,于情那白副将免了我落水之难,可是却没能让那些早就怀恨在心的船夫改变半分。
纵然是无理取闹,却表现得理所当然,他们骨子里就不存在对于皇权的认知,也并未见识过权势滔天的王,因此也对我完全没有惧怕和尊敬。
我并不觉得一开始的态度有误。如果我刚来到这个地方就睥睨众生,叫人压着他们一个个跪下行礼,就为了图这点面子功夫,也是有弊无利的。
方才在船上的时候我就想,应该如何让他们亲近且服从我呢。
祭拜完逝者后,我下了船,被船夫摆了一道,确实是我不慎,可却着实帮了我。
见到胡刺史以后,一切的行为都变得顺理成章了。我表现出摇摆不定的样子,不追究他们任何的不敬,又表现出对亡者的绝对尊重,将姿态放得很低,还装得全然不信任边城中人,包括胡刺史在内。其实也得益于他本身就忠于朝廷,对我纵使先前有不满,这个时候也消失殆尽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这位有威信的老臣能够打心底里接纳我这位远道而来的殿下。
我迎合着他的性子,揣摩着他的想法,一步步让他到了如今,死心塌地为我着想,却还以为自己是看得明白的那个人,正在劝导本朝的公主殿下莫要如此这般谨小慎微。
“胡大人真是心胸开阔,有卿如此,实乃南篁之幸也——”我望着面前这位其实已经归于我麾下的老臣,感动地支支吾吾,最后开口谢过,“多谢胡大人指点迷津,我记住了。”
他见我如此这般模样,认为我听进了劝告,似乎也松了口气,点点头后和我同行前往太守府前殿用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