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想象小王和小李在最后一刻拼命想要打开门,把电缆接进根服务器室的场景。
可惜他们最后失败了,只接通了整个计算中心的电源系统,没有把电缆接进根服务器室,就死在了鱼类战士的手中。
走廊里一片死寂,周晓峰走上前去,合上他们的眼睛。
看着曾经跟着他做科研的两个学生,他忽然又不是那么明白生和死的意义了。
他们只是跟着自己的老师做科研、探索拯救世界的办法,或者只是想要在末世谋个差事,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这里。
他无声地把小王和小李的尸体拉到了一边,把门口的门框机器人碎片也清理掉,拿出【云麾使的钥匙】,打开了这扇最后的大门。
门后是电影中那般宽广的空间,他抬起电缆,把电缆接进根服务器室的总电源接入口,整个空间都亮了起来,所有机箱都开始运作。
他一个人在机箱上方的钢铁架桥上走着,步伐回荡在整个根服务器室的巨大空间。
终于走到最后一步了,10年了,终于要完成任务了。他想。
找到了总控室,他关上门,把550W放在地面,打开了总控室的电闸。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三步。
第一,整理线路,按照说明书找到机箱中关于互联网的底层代码,接入重启全球互联网的秘钥。
第二,在重启全球互联网的同时,将550W接入全球互联网,完成双方的算力整合。
第三,将图丫丫接入550W,开启550W与全球互联网协同运算,完成超多端口验证。数字生命技术层面跨过最后一道关隘。
超多端口的可行性验证如流浪地球计划可行性验证一样,只需要一部分全球互联网即可。
只借用B市根服务器控制的互联网模块,就能够完成可行性验证。
这几步里,唯一的风险,就是当他启动全球互联网的时候,周喆直是否会介入。
理论上现在月球依旧对地球有引力影响,如果周喆直贸然启动行星发动机开启航行,和自杀没有区别。
思考了片刻,他首先按照规程,找到了底层代码,把重启全球互联网的秘钥接入了进去。
这个过程很安静,他只能站在旁边,看着计算机屏幕上面不断跳动代码,耳边只有滴滴滴的运算声音。
周围只有风扇轰隆隆的声音,就像是回到了他在研发550W的某个实验室的下午。
秘钥条很快就把几万个数字组合跳完了,红色的数字快速清净,所有机组载入全球互联网重启程序,外面宽阔空间瞬间热闹了起来。
第一步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
电影中的那种陨石坠落,水漫金山的生死场面没有发生,整个计算中心依旧稳若磐石。
而正在他即将接入550W,开始第二阶段的时候,忽然总控室的电脑上画面闪烁了一下。
计算中心外面的喇叭也响起了刺啦啦的电流声,那电流声一开始很没有规律,慢慢地,周晓峰能听出来,那是谁在讲话。
“在海底的朋友,我是周喆直,能否可以和你短暂地交流一下?”
周喆直的声音回荡在整个计算中心,非常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