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公嗣之意,这部律法叫什么名字为好?”刘备问道。
刘禅故做思考状,答道:“如今汉朝社稷名存实亡,天子虽然是曹操手上的傀儡,但名义上,无论如何那毕竟是大汉天子、天下共主。我们要制定律令,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批准。但是皇帝控制在曹操手里,我们不可能制定一部律法,然后再送给曹操批准,他永远都不可能批准的。所以我们干脆就用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制定效力位阶比较低的科。益州别称蜀,就叫做《蜀科》吧。一方面呢,证明仍然承认汉朝的法统,另外一方面我们荆、益两州也有了一部律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刘备、诸葛亮、法正连连称是,《蜀科》就这么定了下来。
“那由谁来制定这部法律呢?”刘备大喜问道过望,又问道。
这五个人选可不是随便安排的,是由汇聚了刘备集团方方面面的小山头的利益代言人组成的。
刘禅想了一会,胸有成竹说道:“卧龙先生乃父亲麾下第一人,又是荆州派新势力的代表人物,当为领衔第一人。孝直先生为东州派的代表人物,是取益州的第一功臣,当之无愧;伊籍伊机伯是父亲在荆州蛰居时投靠的,多有支持,又曾经担任过刘琦的谋士,为荆州派老势力的代表人物;李严李方正虽则出身荆州,但毫无疑问的属于益州本土派,代表着益州士人们的利益;还有一派就是以一直跟随父亲元从派。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这一派由于缺乏大才,刘禅有些为难,故而一时语塞。
刘备目视诸葛亮、法正,问道:“还有何人可以参与?”
“可让刘巴刘子初代表元从派。”诸葛亮思忖了片刻,说道:“刘子初持才放旷,一贯抗拒主公,如今我们得了益州,他被公嗣和刘璋投进了监狱,已走投无路,如果主公能屈尊降纡三顾茅庐,又委以制定《蜀科》之重任,他必折服效命。”
“就这么定了。”刘备从其言,对诸葛亮说道:“那请诸葛军师定拟治国治军条例,刑法颇重。”
法正却说道:“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诸葛亮微微一笑:“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着矣。”
刘备、刘禅父子频频点头,法正这才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