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彬从电科十四所出来的时候,心情是很轻快的——他总算看到了自主生产磁控管的希望。
赵德彬跟工程师牛闻斗和他带领的团队交流得很愉快。
在对方眼中,赵德彬这种摒弃掉“拿来主义”和“进口的好”的企业家实在是不多了,如果所里允许,他们愿意帮助赵德彬研发民用磁控管。
在这个过程中,对菌用磁控管的国产化,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在十四所的工程师的帮助下,赵德彬从上到下、由内而外360度无死角地了解一番磁控管的工艺。
赵德彬不得不承认,现在自主生产磁控管的条件还不成熟,不光是磁控管技术上存在难点,一些配套的工业产品链也未建立。
即便国内在磁控管技术上没有问题,赵德彬若想完全用自主生产磁控管来做微波炉,那不仅是开一个微波炉厂、建立一条微波炉生产线那么简单,相当于还要多开一条磁控管生产线。
这一笔投入是非常大的,有脑子活泛的工程师建议,赵德彬最好先使用进口磁控管,将微波炉推向市场,等以后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磁控管的研发。
这确实条很好的建议,但别人只看到了第一层,而赵德彬在第五层。
赵德彬心里的720个算盘打得啪啪响,他明白自制磁控管的投入虽大,可自己一旦掌握了这项技术,那就相当于垄断了国内的民用磁控管生产。
一方面,磁控管的技术门槛高,企业很难独立研发,要跟菌工研究所合作,另一方面,还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建立生产线,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在国内当真是屈指可数。
早一天研发出民用磁控管,赵德彬就可以早一日赚垄断的钱。
微波炉市场这么大,后续肯定会有其他企业看准这个商机,生产微波炉。
反正厂商们都要买磁控管,与其买进口货,让他们来买自己生产的磁控管岂不是更好?
价格好商量。
这样一来,赵德彬就可以掌握住上游的磁控管供应。
其他厂商想生产微波炉,那就要来赵德彬的元亨公司买磁控管。
现在是1989年11月份,赵德彬准备在1990年第二季度便把微波炉推向市场。
赵德彬不知道,事实上,在后世,第一个专业生产微波炉的厂家是1992年建立的,93年试生产数量仅为一万台。
待到95年,该厂家生产的微波炉占了四分之一的国内的市场份额,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然而,直到2001,该厂家才实现自主生产磁控管。
在此之前,该厂家的微波炉生产数量、销售数量均已做到世界第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却仍没有掌握磁控管的核心技术。
等到2018年,此厂家的磁控管年产量已达到3000万个,下游有几千家合作商,仅这一项的应收,都够“夜店会所嫩模”了。
如今,赵德彬不仅占了先发优势,他还有后世成熟的微波炉技术做依托,再加上李教授、电科十四所的技术支持作为护盾,简直是极其了天时地利人和,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赵德彬在十四所待了一整天,临走前,工程师们还热心地帮他详细列出了建立微波炉生产线必需的机器以及注意事项。
对于这些精英工程师们来说,只要一看图纸,就明白了微波炉里面那些门道。
他们在日常工作当中,会直接触触机械制造,更了解在当下这个时候,在中夏能买到什么样的机器。
在挑机器、建立生产线上,他们要比赵德彬更加在行。
这张宝贵的清单,真是解决了赵德彬的燃眉之急,到时候,张思明可以直接去买清单上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