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钊叹了一口气,道:“请诸位稍等。”然后转身走进内阁办公的小楼。半个时辰之后,秦钊捧着一卷诏书站在众人面前,展开朗声念给大家听。诏书是内阁六个阁老共同拟出来的。诏书之中终于将西凉局势明白地陈述出来:
西戎动兵是在入秋之后,算来不过两月余,但是在短短两月之中,西凉多处关隘被西戎攻破,望北城流州防线只望北城孤城驻守,战力强大的西凉军被掐头去尾扼住命脉,只能依托几处要塞进行防守。西戎军队侵入西凉道迫在眉睫。
西凉战事大体情况就是如此,但是国朝的反应却很奇怪,诏书之中泛泛说了一句向西凉派去援兵。可是天下兵马,五分精锐在西凉,三分精锐在辽东,其余兵马分散在整个天下。辽东兵马弹压女真各族,自是不能动。那么驰援西凉的军队,究竟从何调出呢?
只是这一层疑惑终究不是京城这些民众所能了解的层次,听到国朝有应对,他们就放心许多了。秦钊看着散去的民众,心中还是感觉沉甸甸的。内阁阁老其实兼具着六部尚书之职,这些朝廷之上真正的大佬商议过了无数次,最终拍案决定,由秦钊之子秦离焱统领京中全部军队远赴西凉救西凉军。
只是朝中诸公也知道这样做,就会造成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京中兵力空虚。所以在大军出征之前,先集中朝廷力量将可能威胁京师安危的隐患长安帮除去。其实关耳若是晚些时刻发动,在京师兵力空虚的时候发动政变,很可能就此改变天下政局。可惜的是,关耳谋划十年,在最后的时刻自以为迎来了最好的机会,所以迫不及待地发动了。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如果关耳真的在大军离开的时候再京城发动政变,那么驰援西凉的军队必然放弃驰援回攻京城,没有这股援军的西凉军,也肯定会被困死在西凉一州之地,西凉陷落之时,整个天下,恐怕也就危险了。
这一点是后来韩瑜和关耳讨论出来的,关耳眼中充斥着不甘的神色,但是仍然知晓轻重,国家安危和全家大仇之间,关耳能够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这个选择来自郑纬地的潜移默化。西凉毕竟是郑纬地经营一生的地方,关耳此时甚至都不想去辽东了,回西凉帮忙也好。
年轻时候的关耳是西凉军最年轻的校尉,他的军功是实实在在通过与西戎人的搏杀得来的,所以他知道西戎人的可怕。异族再度侵入中华,不知道会对这片疆土造成什么破坏。
而苏寅则没有想这么多,面对陈渠珍之时,郑万厦决然地选择让苏寅求生,苏寅稍一推理就明白了郑万厦的苦心,所以他要活下去。他要告诉天下人:当心,恶魔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