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鼎定河山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尽忠报国

第三百一十三章 尽忠报国(1 / 2)

 推荐阅读: 帝凤无双 神豪签到:开局一套汤臣一品 幽冥荒斋 七界武神 梅妃宠自冷王来 全能庄园 人鱼的告白 平衡天下 短命黑莲花今天又开挂了 帝少凌天穹
最新网址:hbcjlp.com

事实上,冯过与杨再兴只有寥寥数面之交,却是结下了不浅的交情。

友情其实与爱情一般无二,朋友从相遇相识到相交,起于眼缘,终于交心,唯真诚以待方能换取对方的真诚。

也正是将杨再兴视作友人,是以当知晓他要入禁军征燕,冯过极为矛盾。

世上固有文武双全之才,但却是鲜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人,终究是文武殊途。如杨再兴,功名唯向马上取。

冯过却晓得这位友人并无封狼居胥之愿,之所以奋发图强也是为了重振杨门雄风。

想当年,老令公杨业忠心报国,杨家将世代忠良,太宗皇帝爱其清正刚直,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门的金水河边建无佞府一座,赐金钱五百万盖“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并亲笔御书“天波杨府”匾额,下旨凡经天波府门前通过的满朝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因在天波门,是以民间又名“天波府”,所谓“金水天波府,清风无佞楼”是也。

惜乎到了杨文广,已经是杨家将第三代了。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当时已经是大定仁宗常祯当政的时期,大定和西宁已经议和成功,杨文广于是空有一身军事才能,却再也没有杀敌报国的机会了。

杨文广官至殿直,与父祖相比,已经下降,其后人更是因为官职平平,搬出了天波杨府。

于天波门前金水河畔重建“天波府”,便是杨再兴心中之梦。倒非是想谋取荣华富贵,只是要证明杨家将后继有人,延承先祖荣耀。

冯过自是支持杨再兴入伍博取军功,以其一身武艺并不难,但征燕哪,而且是童贯领军,这……难道他能言之凿凿的说此次北伐必以惨败告终?

谁信?

是的,现而今的大定有着极其奇妙的氛围,感觉先前武力勇猛的契丹人已然是日薄西山了,其战斗力完全退化,羸弱不堪、腐朽衰败之极,仿似只是气泡一戳就破。这可不是自欺欺人式的自我陶醉,而是有例可循、有证可比的,看看后辽不就是最确切的佐证吗?女真人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覆灭了耶律王朝并尽吞其国土,咱大定不也可以灭燕?

嗯,是的,正因为有后辽这个参照物,大定显然是莫名其妙的膨胀了。

这种思维方式貌似还挺有道理的。

你想啊,后辽和北燕皆是契丹王国,二者乃是因大辽皇、后族争权之下分裂的产物,同根同源。若论军事战斗力,后辽顶多是稍逊一筹,未见得不能与北燕一战。然而,在崛起时日尚短的女真人的反抗攻击之下,后辽溃不成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被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后终逃不了亡国噩运。

女真人哪,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居然能将后辽打的落花流水,这证明了什么?在大定看来,并不是说女真人真如传闻中“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那般势不可挡,只是有力地佐证了契丹人的外强中干,貌似很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事实上,大定对女真人成立的“金”根本就是不屑一顾的,全无大国底蕴,只不过是一群草原蛮子玩的过家家罢了。至于大金灭后辽这个事实,则是被完美的无视了。

瞧瞧,完颜女真对咱大定不就客客气气、以上国相待的嘛。嗯,别说什么女真使团在汴京闹事,兄弟姐妹之间还打打闹闹呢,再者人家不再三致歉了嘛。

这不正说明女真人自认咱大定国力是远胜过他们的吗?否则依他们的野蛮会承认错误?嗯,这便是贵在有自知之明了。

如此推算类比,大定胜过女真,女真胜后辽,后辽等于北燕,简而言之,就是大定胜过北燕。很简单的算法,妇孺皆知的嘛。

这……莫非脑回路清奇也能传染?这种自以为是的算法好别致啊,冯过拊额长叹。

许是时代局限性,又许是大定在契丹人的阴影笼罩之下憋屈太久感觉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农奴翻身把歌唱?!

即便是辛弃疾,也是力主北征。他短视么?当然不是,盖因他向来是主战派,此次北伐正是一了夙愿。为此,他数度上奏请求领兵出征,但却未能如愿。

因为此次征燕的大帅是童贯。

这数年来,童太傅平定方腊之乱,又监军五路伐宁,在军中影响力无与伦比,实乃鹰派第一人也。宦官做到他这份上,也算是到达人生巅峰了。

政和间,蔡京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就向英宗上书请求攻取青唐,为了投桃报李,蔡京极力推荐童贯担任监军,于是英宗命王厚为统帅,童贯为监军,率军出征,结果大军走到半路,因为宫中突然失火,英宗就写下手谕,让大军停止出击,没想到童贯接到圣旨以后,竟然将此事隐瞒了下来,他告诉王厚,皇上令我们尽快出兵。于是在童贯的忽悠下,王厚率领大军势如破竹,收复四州。童贵提升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内侍凭资历任两使是从童贯开始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