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选择长传,那么传球基本上都会以高球为主。之前的比赛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和其他南区的对手相比,大家在身高上都差不多。
宋英杰他们因为年龄比别人大一岁,所以还有一定的身体优势,在争高球的时候也不会怕谁。
现在不一样了,面对滨城队那群人高马大的小伙子,宋英杰他们很难掌控制空权的时候,轻易的传高球是非常冒险的。
所以陈晓建对战术调整最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球队的高球,将球尽可能的控制为地面球或者是半高球。不给滨城队的球员们利用高度优势的机会。
说起来很简单,只要将传球的高度降下来就可以了。但是要知道,传球高度一旦降下来之后,那么传球的距离肯定就会受到制约。
传球距离变短,就意味着足球传递的次数会变多,同时球员的跑动也会变得更多。
对比之前如果中后卫想要将球给到边锋直接一脚长传就可以了,但是现在为了将球的高度降下来,那么就需要足球在中场有人过渡一下,这样一来中场球员的跑动要求会变得更高。
不管是后场到前场,还是左边到右边,如果需要过渡的话,那么中场是绕不开的环节。
这样一来中场球员的跑动要求就高了。
尤其是宋英杰,毕竟刘辉是防守型后腰,不说刘辉的传球能力的强弱,就说刘辉的防守作用,刘辉几乎就没有什么机会能够离开后腰线。
这样一来,刘辉在足球传递中的作用其实是很少的,也就是说,球权的过渡几乎都要宋英杰来参与。
那么宋英杰的全场覆盖范围就真的要从禁区到禁区了,虽然以前宋英杰也一直这样踢球,但是从来都没有这样踢过全场。
从宋英杰之前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宋英杰有着覆盖从本方禁区到对方禁区的实力,至少在高中联赛中,宋英杰是不可多得的B2B型的全能中场。
之前陈晓建对宋英杰定位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宋英杰居然会成长成这样。
虽然如此,毕竟宋英杰之前从来没有这样高强度的踢过整场比赛,踢一段时间和踢整场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很多球员在作替补的时候可以表现很好,但是让他首发的时候就会发挥不出来了。
因为作为首发,你踢球的方式和遭受到的防守都和替补的时候不一样。
宋英杰也是如此,之前的比赛中,或许会有那么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的时间,宋英杰可以踢B2B的足球,但是一旦这个时间延长到整场比赛,那么到底怎么样就谁也不知道的了。
陈晓建对这个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而宋英杰在这个时候站了起来,说道:“我想我可以。”
陈晓建说完新的战术要求之后,不只是陈晓建,卞元亚他们也露出了担忧的神色,所有人都看着宋英杰,只因为这样的任务在他们看来都有些重了。
虽然说这场比赛是高中联赛的总决赛,但是按照陈晓建的要求,不要说是高中联赛的球员了,即便是算上业余联赛,能够完成这样任务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如果宋英杰不能完成布置的任务的话,陈晓建也有其他办法,很简单,中前场球员集体加强跑动来掩盖就可以了。
但是这样一来的话,整个球队的压力就真的太大了,中后场要切割滨城队的前锋,在双后腰的情况下本身已经压力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