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国以来,政府及有关领导人,致力打造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人文建设、经济、科技等。提倡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举国上下十万万人民,齐头奋进,以惊人之速度取得显着成绩,这里面有无数人的努力,血汗。
勤劳的精神在这片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虽然改朝换代,分崩离析多次,可在世界这个桌面上,华夏人永远有一席之地。
老百姓用心做事,军人听从召唤,父母官一心为民,所有人心中都牢记着伟人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才不会被世界抛弃。
可是得到一样东西,就会失去一样东西。这个道理是老祖宗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而得来的。而且这道理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真理。
人们得到了好生活,国家得到了好未来,这不仅是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也是一些本应大放异彩,却逐渐没落的文明遗失的后果。比如那个鲜衣怒马的江湖,山花烂漫的武林。
有人为之惋惜,有人为之喜悦。毕竟历朝历代,江湖儿女一直是威胁庙堂的一种存在。
只是武术历史悠久,虽然历朝历代对心怀不轨的江湖人士都有打压,但也有正义凛然的侠士,做着为国为民的好事,愿意投身庙堂,以自身所学,为天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可百姓都是善忘的,一些传承千年的东西,突然在十年二十年间通通消失,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或许在几十年间记得,但再过个几十年,等又一代百姓长大成人,自然而然就会忘记。
当年的“尚武之年”,如今也变成了“没落之年”。这不得不说是习武之人的一个寒冬。不过好在华夏人民众多,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下来。
虽说如今习武之人,万里无一,但那毕竟只是平民百姓眼中看到的,在老百姓看不到的层面里,仍是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异类存在着,只是他们很少在人前显露,不想惊世扰民,毕竟如今的世道,已不是从前那个多如牛毛的年代。
一些传统武术,顶着压力而侥幸生存下来,并传承下去的流派,也不在少数。像武当、少林、形意、太极、咏春等等。诸如此类流派仍是多不胜数,只是如今各派内部分系太多,难免良莠不齐,各自为政者居多,大多以研究会、协会、武校等形式存在,皆是民间组织,并渐渐商业化发展。
曾有一句名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不无道理,或许从前的江湖,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着,寻常百姓看似很远,业内人士又身在其中。
当然,这还不是年少的武厚所能接触到的。此时的他还只是坚信有那处江湖,却还不知它现在何处。
记得有一则新闻报道过,在前些年的一天夜里,一位上了年纪的摊贩,深夜收摊回家。归途中路上少有路灯,夜色漆黑一片,在经过一处十字路口时,因回家心切,闯了红灯,不曾想此时刚巧一辆汽车飞驰而来。摊贩行动缓慢,眼看就要被汽车迎头撞上,可转瞬间却莫名其妙换了个位置,远远的避开了时速上百公里的汽车。
第二天有人在监控中看到,在汽车即将撞上摊贩的时候,摊贩身后凭空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人影用手抓住摊贩,以一种超乎常人想象的行动速度,化成一道白影,带着摊贩到达安全位置,随后带上鸭舌帽,转身离去。那驾驶汽车的司机,被这一幕惊的险些把车开进河里,第二天就吓出一场大病。
类似于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各类媒体新闻,时常捕捉到这一类难以置信的事件。只是从来没有人看到,那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人们也只是怀着几天的好奇,茶余饭后聊一聊,用不了几日就被繁忙的工作及生活转移注意,之后便很少再提起。
像这种神秘人,做过好事后就凭空消失,其实不难想象,他们就是隐藏在太平盛世下的江湖中人。这江湖很大,大到无处不在;这江湖也很小,小到或许就在身边,却始终未发现。
义正连就是隐藏在这盛世之下,一个小型的民间组织。
他们成员不多,只有寥寥十几人,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成的,为首的老大也不过三十岁的模样,是个开杂货铺子的中年人,其实是个练家子,其余成员也各有本事,只是大家都是小老百姓,也没做过什么大事,就是偶尔路见不平,行侠仗义一次。
李春夕是义正连的一员,老家与武厚是同城,只是二人并不相识。他小时候身子骨弱,为了锻炼身体,后来被家里人送到武校练过几年武。前几年在外地读大学时,偶然认识了义正连的领头人,随后在邀请下,加入了义正连。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老家,找了份安稳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算有滋有味。
这几天的李春夕,听说本市流窜进一伙捕猎者,在山里偷偷打了上百只金鸡,卖到了市里的野味市场。一身正气的他,仗着有些本事,浑水摸鱼,溜进了黑市里,想要找到那几个捕猎者,送到派出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