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秋见先生不理他,再次追问道,大概是憋在肚子里的那句话说过以后,这次说出来的话,听起来诚恳的多。
“哦,那个计划书啊,收到了,收到了……”
尾田先生头也不抬一下,就那么搪塞般地应承道,然后又接着优哉游哉地去读他的小说,这下可把年轻的吴雨秋给激怒了,他心里不由地毛躁起来。
“先生!您收到了,到底是看了没看?学生还一直再等您的回信呢!而且您先前有教导我们,最重要的礼仪,不就是‘返事’吗?不会‘返事’的人是最没礼貌的人呢!……”
吴雨秋话说的很快,听起来一肚子的委屈,却又丝毫没有显出任何平常对待尾田先生的某种“敬畏”来。
“哈哈哈!着急了?吴桑,你先坐下来,缓一缓!我去给你倒杯茶来,咱慢慢聊!”
“不是先生,您如果觉得我的题目还是不行,那我就换;如果您觉得我的内容不行,那我就接着改,但请您明示,不然我心里憋屈的慌!”
“哈哈哈,知道了,别着急!”
“能不急嘛!”,吴雨秋撅着嘴,嘟哝着说。
“理解,理解的……”,尾田先生依旧不慌不忙地一边回应,一边往两个带有和风情调的茶杯里沏着他最喜欢的“京都新茶”,茶叶绿的青翠,顺着一缕开水,一阵扑鼻的清香顿时飘香开来。
“你那封研究计划书,我仔细看过了两遍,内容和格式落实的都很到位。但是,吴桑,搞研究光有理论还不行,关键要耐得住性子,不能着急!得沉得住气,要静下心来,就像品茶一样,不能来不来一口喝完,那就没意思了,得慢慢来,慢慢品,慢慢完善!”
此时的尾田先生,娓娓道来,淳淳善诱。
吴雨秋忽然明白了,这样的尾田先生,正是在告诉自己,比研究计划书更重要的研究方法。
“先生的意思,我似乎明白了一些,确实我的性子比较急,容易着急,有时候沉不住气!”
“是的!这个可以理解,年轻人嘛,不过我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至少在我这里,从来还没有哪位学生,能够一个人在短短的三天里,把研究计划书写的如此到位,何况你是留学生,而且是跨专业,用外语来写……”,尾田先生接连点头,对眼前这个年轻人,表示肯定。
“但是,要搞研究,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能为名利所动,才能出真正的研究成果,不然研究只能是徒劳,或者是流于形式,吴桑,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这个对于学术研究来讲,是最重要的了,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子的!”
“嗯!先生,学生记下了!谢谢您!”
“这是我帮你标注的第二版,这次主要是一些语言方面的小毛病了,文正整体内容和逻辑有了很大提升,你拿回去再调整,然后等你‘出愿’(注:日本的大学,多为自主招生,出愿即填写报考学校的志愿)的时候,你随时再来找我,我帮你写推荐信!”
“谢谢您,尾田先生,学生刚才莽撞了,请您勿怪,以后也请继续多多指教!”
“哈哈哈,没问题!多多指教!”,尾田先生看着眼前这个富有朝气的学生,满意地点着头,欣慰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