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海里回忆起了他当时自己为自己设定的那个SWOT矩形分析图,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他当时笔记本上的几行字迹:
※吴雨秋的SWOT分析结果
S优势:性格随和,和什么样的人都能聊几句,自由而并非不羁,观察能力强,天马行空,思维活跃,尤其善于做案例分析,身边的伙伴总是很多,能够带动周边的人群,在团队里能够作为KOL(关键意见领袖)发挥船长的角色,特别是在曳野教授的workshop里表现突出,形成独到的,差异化的分析观点
W劣势:感性,容易纠结,玻璃心,容易执着某件事情而钻牛角尖,喜欢替认为不公平的事情打抱不平而徒增烦恼,老好人,不懂得拒绝,怕别人吃亏而让自己受苦,machinekiller(机器杀手),牛脾气,讨厌数学及统计学
O机会:适合于做对人的工作,比如市场营销策划,广告文案,文艺创作等;不适合于做对物的工作,比如数据分析,金融精算等。
T威胁:留学大军归国潮下的竞争,利益关系的把控,时间管理的分配,情绪管理逆商的提升(遇到困难可以淡定的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注:以上是吴雨秋本人的SWOT分析,期待自己能够扬长避短,抓住机会,规避风险,期待毕业后能够干一份相对自由的工作,早日达到“知足常乐,无欲无求”的理想境界(笑)※
想起了他在笔记本里,听完曳野教授的SWOT分析课,写下的这一页纸内容,他自顾自地咯咯笑了起来。
“雨秋,你傻笑什么呢?”
“哦,没啥,就是你一问我为什么不去应聘广告公司,我想到了我先前在曳野先生课上,走小差,画的自我剖析SWOT分析图!”
“SWOT分析?那是个什么?”
“哈哈哈,没啥,等回头有机会,找出先前那个笔记本,拿给你看看…,到了!就是这里了…”
吴雨秋指着一座三层楼的棕红色建筑,在建筑外闪烁着它的巨幅广告招牌,上面写着“驿家酒店—旅行中的驿站”作为广告语,周边的六个射灯,投在巨大的条幅上,字体飘逸却又工整,他站在招牌正下方,抬头把条幅上的广告语,念了一遍,连忙招呼着杨未然。
“这个广告有点意思呦!旅行中的驿站,仿佛这座旅店正在旅行中休憩,而我们又在休憩中来旅行!”,吴雨秋想被点亮了一般,抛出了他的观点。
“是有点意思,不过我觉得驿站不好,驿站不是古风嘛?驿站就应该是那种小旅店,把马儿停在一边,旅客们吃点东西,再换一批马儿继续前行,一般都是短暂停留,供人短暂停留,显得小气,不大气,而弄这么个宽3米,高5米的巨幅广告,还配上“旅行中的驿站”,显得更加飘忽不定,不太喜欢这种调性!”,杨未然很是犀利地表达出了她不同的意见,和她此刻最害怕,或是最为避讳的心中的“漂泊感”分不开。
“哈哈哈,说的好!换马的地方才叫驿站呢!没毛病,那我们要不换个酒店?”,吴雨秋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匹瘦弱的马,看着眼前杨未然说话的样子,嘿嘿地笑起来。
“不用换!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这里也挺好的,离步行街这么近,我也饿了,本公主不想再折腾了。”,杨未然调皮地说。
“嗯!行的,都随你,你想在哪就去哪,对了如果让你改下这个广告语,你有好的想法吗?”
“嗯……”,杨未然陷入沉思中,“没有想法呢!你觉得呢?”
“这个其实要看他们想针对怎样的目标受众了,如果就是想针对旅行背包客,现在的slogan驿家酒店-旅行中的驿站,倒也贴切;但是如果是针对商务人士或是情侣受众那就不一定符合了。”
“你说的有道理呢!如果是针对商务人士呢?”
“那就得构筑起商务出差与驿家品牌间的纽带联系,比如…出差在驿家…”
“那针对情侣受众群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