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狄光嗣这个底攒的还是不错的,因为整个朱雀广场上,简直就是笑倒了一片,特别是高台之上和周围的人。
狄光嗣这是明里暗里把吐蕃人骂了一个遍,也成功化解了吐蕃正使钦陵所设的两难局面,更为难得的是还过了嘴瘾!
位于高台上首的皇帝李治笑完后,对皇后武氏说道:“媚娘,你看这狄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他怎么就能想出这么个略微有点损的主意?
不仅成功挫败了吐蕃设的两难之局,而且还顺带奚落、羞辱了吐蕃使者一番,真真是大快人心!”
作为刚登基不久的信帝,皇帝李治对于吐蕃此番的“趁人之危”,始终是耿耿于怀。
眼见钦陵吃瘪,他又怎能不高兴!
皇后武氏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这第二道难题,吐蕃确实是煞费苦心,如若换一个人来答,就算答案正确,也会在无形之中给吐蕃张目与助威;
可狄光嗣这小子却很聪明,他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一口咬定吐蕃的题目有问题,并且几次三番强调,让人想忽视都不能;
而后,他更是以对方会耍赖为由让钦陵把答案写出,用帛袋封好,于此同时,他更是将另一个‘无人无羊’的答案与钦陵的答案摆到了同一水平上;
最后,他先是用‘两个内容迥异的答案都是正确答案’让钦陵糊涂,后来更是抢先钦陵一步,将题目来了个偷梁换柱,成功逆转了两难的局面!
这一步步,一着着,每一步都是用心良苦啊!”
皇后武氏说完后,想了想,最后又补了一句。
“这小子真的只有十二岁吗?”
二人下首的李弘,也是到此时方才明白,为何狄光嗣会让他写那个明显不对的答案,原来这里面套路这么深啊!
武将这边,李积依旧是那么老神在在,不过他的目光却从他微眯的眼缝之中射出,直直地射向狄光嗣。
薛仁贵、裴行俭与黑齿常之此刻没有其他想法,只是一味的感激着狄光嗣罢了,因为狄光嗣不但成功化解了两难局面,而且成功保住了他们这些武将的面子,准确的说是大唐军人的面子,更重要的是狄光嗣还有意无意地在凝聚大唐军人的士气。
文臣这边,左相许敬宗与右相刘祥道俱都是面带惊讶之色,准确地说是不可置信,因为狄光嗣的表现太过于妖孽!
他们先前都以为,前几日狄光嗣在大明宫含元殿上怒斥袁恕己,陈辩庶人贺兰敏之事件的真相,都是皇后武氏在背后一手主导的;
倘若真是如此,今天的事又怎么解释呢?
今天,他们可都是亲眼所见,不要说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就是一个弱冠的成年之人也不应该能这么轻易地扭转不利局面,反败为胜啊?
可是现实就是,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确实真的发生了!
以上的这些吃瓜群众都是台上的,其实除了这些,台下还有三人在关注着狄光嗣。
朱雀门通道旁的上官仪一边拈须,一边摇头苦笑道:“唉!这个嗣儿,总是会带给人惊喜啊!”
拐角处的王勃与杨炯听着狄光嗣最后的话,也事忍俊不禁,良久过后,才止住笑容。